今天给各位分享各种APP引导网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各种app引导网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APP主办者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APP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也意味着,从今年9月起组织开展APP备案工作后,在10个月的备案过渡期后,大家手机里的APP,都必须备案才能“正常工作”了。
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当移动互联网悄然兴起之时,就有消息称工信部酝酿APP备案的事宜,而移动互联网在经过了10年的高速发展后,作为如今每一个网民必不可少的互联网“载体”,APP备案又将会为大家的互联网“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南方日报记者叶丹
“备案”并非新鲜事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APP如今已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工信部表示,APP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向电信主管部门参照网站备案的方式履行备案手续。据介绍,APP主办者在填写有关备案材料并实名核验后,由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或应用分发平台通过“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向APP主办者住所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在线提交备案申请,APP主办者无须到通信管理局窗口排队办理。工信部表示,综合考虑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分发平台、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实际业务情况,预留10个月时间作为APP备案工作的过渡期。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在《通知》发布后,最先有所动作的是来自“类APP”应用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就对宣布,将于9月1日上线备案系统,微信公众平台ICP代备案管理系统提供新增备案、变更备案、注销备案等服务,协助开发者完成微信小程序备案。具体来说,若微信小程序未上架,自2023年9月1日起,微信小程序须完成备案后才可上架;若微信小程序已上架,请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备案,逾期未完成备案,平台将按照备案相关规定于2024年4月1日起进行清退处理。此外,支付宝方面也表示,支付宝平台将于近期推出ICP代备案相关服务,协助开发者完成支付宝小程序备案。
对于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国民”级平台的快速反应,不少网民对“备案”引发了关注,但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对互联网内不同形态的应用进行备案,并非是什么新鲜事。此前,网站ICP备案施行已久,网站所有者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备案申请,以获取备案号并合法运营网站,目的是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传播,维护互联网秩序。在进行ICP备案后,网站才能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合法运营,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域名正常访问网站。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针对不同领域的APP应用,备案也是规范行业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早在2017年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应用商店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7年1月16日起,正式启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备案工作。在2019年底,教育部发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规定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需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ICP备案和等保备案(“等保备案”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的简称,分定级和备案两个部分),最后在平台上完成提供者备案。而在游戏领域,更是早再2012年就已经实施了备案审核,网民们在正规渠道接触到的所有游戏APP,都无一例外已经进行了备案。
“备案”的“得与失”
“从《通知》的要求来看,如果不备案,APP不仅无法使用国内的服务器,也无法上架应用商店,而且国内的各种服务例如CDN、云存储、数据库、支付结算等都无法使用,这对于开发者而言还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开发者程先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认为,对于创业者而言,网站备案一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应对APP备案应该也并非难事。“更大的改变将是独立开发者在开发商业应用时,备案可能需要用公司的主体,这样对于开发者的门槛会有所提高。”
此外,对于不少创业者而言,对于APP的备案周期也有一定的担忧。“光是在苹果AppStore上如今就有超过120万款APP,而各个安卓应用商店里的APP数量更为庞大,要在300天的过渡期内全部实现备案,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难度和工作量都会非常大,特别对于商业APP而言,一旦无法及时备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有开发者表示,在《通知》发布后,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备案的相关工作,希望能够避开备案“高峰”。
对于开发者提出更高和更加严格要求的另一面,则是对广大网民带来更加安全和规范的网络环境。
“目前,各类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像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出境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奇安信方面就认为,从网站备案到App备案,针对互联网的监管和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防止在网上从事非法的网站经营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强。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由于各种APP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管,不少APP也成为了网络上窃取用户隐私、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介质”,而缺乏“主体责任人”的各种APP,也让网民难以“问责”。
“APP备案的落地,有力推进了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了网络空间实现安全有序发展。”奇安信方面就提醒各APP主办者、网络接入服务组织、软件分发平台等,要明确“备案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对于预备案的APP开展全面的合规体检工作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
关于各种APP引导网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