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大戏法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大戏法的知识,包括大戏法电视剧40全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马电坤现场演示滑县绝技吹糖人。
深圳晚报记者伊宵鸿文/图
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糖人,既能玩又能吃,让很多人忆起儿时的味道,追寻童年的时光。在第八届中国慈展会“消费扶贫产品馆”,一位老师傅的吹糖人摊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叫马电坤,滑县“马氏糖人”第十六代传承人。
滑县“马氏糖人”源自河南省滑县老店镇岳村集村,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1年被河南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电坤在继承祖辈制作糖人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他不仅能够睁着眼睛吹出惟妙惟肖的糖人,蒙上双眼照样制作形神具备的作品。
现场演示滑县绝技吹糖人
在“消费扶贫产品馆”一角,很多人饶有兴趣地参观吹糖人摊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马氏吹糖人”十六代传人马电坤,现任滑县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一张桌子上,简单摆放着一个小火炉,一个小铝锅和两支木筷,这就是他吹糖人所使用的全部“家当”。
在众人的围观、拍照中,马电坤用筷子挑起一小团糖块,放在手中揉捏和拉扯,做出一个窝头形状,然后从糖块中部拉长,头部捏出两支细细的犄角。随后,他在糖块尾部吹气,力道平缓而有分寸,一只手不断地缠绕转圈,如同变戏法一般,糖条慢慢膨胀并逐渐透明,不到一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飞龙完成了。
马电坤说,吹糖人需要在瞬间完成作品,手要灵、眼要准、心要平、气要均、火要温,每个环节都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制作出满意的作品。
向世界传播吹糖人非遗文化
据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志》记载,“马氏糖人”起源于宋代,时称“戏剧糖果”,在明、清、民国时期,作为一种营生,在农村广泛流行。
马电坤说他的吹糖人手艺是祖传的,自幼受家庭影响跟着父亲学*吹糖人绝技,如今算起来从事吹糖人已经快40年了。
马电坤凭着高超的技艺走遍全国各地,带出徒弟300多人,2014年成立滑县金乐糖塑艺术有限公司。2012年至2019年间,他多次参加文博会、非遗展等国内活动,并应邀走出国门参加泰国、韩国“非遗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今年,是马电坤首次携带“马氏糖人”绝技亮相慈展会。马电坤非常担忧他们这一代人老去后,没有人来继承这门吹糖人手艺。如今,他已经教会儿子吹糖人技艺了,告诫他以后要将这门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好了,关于大戏法和大戏法电视剧40全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