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宝宝家里没人叫大点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宝宝家里没人叫大点声就哭视频大全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操作工程师在电脑前有序地进行调试,一端连接着听障孩子耳廓的人工耳蜗开始闪烁蔚蓝色的亮光。“弟弟、弟弟,你看这里,能听到吗?”4岁的小舒(化名)爸爸既兴奋又焦急。
孩子20天前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7日下午迎来了开机调试。工程师完成调试,他温柔地在孩子耳边下达着指令:从一数到十。虽然口音生涩,但孩子扑闪着大眼睛明显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指令,回归到了有声世界。
4岁的小舒迎来人工耳蜗开机,重获新“声”。
小舒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听见春天”公益慈善项目的20名获益儿童之一。27日这天,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联合举办“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医患交流会暨耳鼻喉科义诊活动,呼吁社会更多热心人士和企业关注和关爱失聪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医院***委**古小红,基金会秘书长、医院院长助理王薇,医院耳鼻喉科黄晓明主任及耳鼻喉科医护团队、捐赠方代表、患方受助家庭代表参加活动。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蔡延钊受邀出席活动。
一次公益救助,挽救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
“当我得知我家这样的情况能够申请获得‘听见春天’项目的公益救助,我如同绝处逢生,也感觉看到了‘声’的希望,在项目的帮助下,小女儿完成了手术,让幼小的她可以重新听到这个世界美好的声音。”2023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举办的“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医患交流会暨耳鼻喉科义诊活动现场,患儿妈妈陈女士激动地表示。
“如果不是因为遇到这件事,一个普通家庭大概根本就很少会感同身受,去关注到这个群体。康复之路漫漫,但第一声爸爸、妈妈,咿呀咿呀的发音,已让我感动不已。”因照顾宝宝无法到场的患儿家长,特地写了一份感谢信,讲述了孩子患病和治疗康复的历程,表达对社会爱心企业和“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的感激之情。
患儿家属的手写感谢信。
文前提及的小舒也是获益者之一,小舒出生后因为感冒引起了持续高烧,怀孕七个月的小舒妈妈早产生下了小舒和他的双胞胎姐姐。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小舒的父母发现他语言能力低下,连叫爸爸妈妈都非常模糊,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小舒是双耳重度耳聋,只有人工耳蜗可以带他重回有声世界。为了让孩子重新听见声音,一家人四处筹借资金,但仍然未筹齐手术费用。
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家属听闻了“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并成功申请到了资助,在“听见春天”的帮助下,小舒在今年9月成功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并迎来人工耳蜗开机的“新生”。
“这无疑给我们这个特殊家庭带来爱的希望,帮助我们家减少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压力,我们一家感激不尽!同时,也祝愿‘听见春天’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小舒的爸爸说道。
基金会理事长古小红表示,“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由社会热心企业于2023年6月捐赠50万元人民币设立,用于资助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标准为2.5万元/人。目前项目已初见成效,20名获助儿童顺利康复出院。“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寄托了捐赠方和基金会对失聪儿童重获有声世界的殷切期盼,也希望项目能真正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儿童。
患者家属代表向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医院***委**古小红赠送牌匾
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是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发起,于2023年3月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复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医学人才,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公益慈善服务。“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是由社会热心企业捐赠在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医疗救助项目,用于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儿童。据悉,该项目首批捐赠款项业已全部用于慈善资助,亟须社会爱心人士持续贡献爱心。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企业和人士对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予支持!若有捐赠意向的,可与基金会秘书处联系,联系电话:020-38620764,联系邮箱:syxjjh@mail.sysu.edu.cn。
专业护航耳聋患儿
迄今已完成3000余例手术
耳鼻喉科黄晓明主任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作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广东省规模最大及业务量最大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中心,在耳与听力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该院耳鼻喉科以人工耳蜗为代表的听觉植入技术工作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自1998年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以来,至今已累计完成手术3000余例,近3年年均300余台。其中,困难耳蜗植入(包括中、内耳畸形,耳蜗骨化、二次植入等)患者占手术总数约20%,听神经瘤手术同期人工耳蜗植入及合并中、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等疑难手术量居华南首位,国内领先水平。
患者家属代表向耳鼻喉科主任黄晓明教授赠送牌匾。
而在“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中,为部分患儿植入的人工耳蜗等听力设备是植入式听觉设备,可佩戴终身。很多耳聋家庭因为经济的原因无法进行相关手术,仍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如今有基金会的资助,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可以更好为患者服务。
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在义诊,他还现场讲授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及人工耳蜗日常维护。
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指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量是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之首。我国目前听力残疾者近3000万人;其中双侧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超过800万。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余名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这为语前聋患者。生活中亦有大量语后聋患者,如暴露于强大噪声环境中导致噪声性耳聋;暴露在有耳毒性的药物中导致药物性耳聋;因年龄和基因导致的老年性聋。听力损失不进行治疗的话,会导致难以恢复,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本次项目资助手术的20名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预后及康复效果都非常好。其中,2例是双侧中外耳畸形引起双侧听力缺陷,1例植入了最新的骨导听觉植入装置BAHAattract,1例植入骨桥;剩余的18例是均是双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植入人工耳蜗。20名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部分听力植入装置已经开机,康复情况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为听障儿童护航,该院耳鼻喉科持续聚焦和服务失聪群体,从公益、医疗、科普多方面发力。“在刚刚过去的‘国际聋人日’,我们团队自创了科普漫画,对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进行了科普,这种形式生动、有趣,也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可。”杨海弟教授说道。
杨海弟教授团队自创的科普漫画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通讯员黄睿杨奕帆刘文琴
好了,关于宝宝家里没人叫大点声和宝宝家里没人叫大点声就哭视频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