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才两根手指就抖成这样了视频的一些知识点,和两根手指啥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62岁的张女士最近发现写字的右手越来越无力,感觉僵硬,字越写越小,静止不动时还出现手抖,现在连腿也开始迈不开步,随即在家属陪同下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经医生询问病史及给予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帕金森病。
日常生活中,难道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非也!很多药物或是其他疾病也会引起手抖。那什么是帕金森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与护理?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也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60岁以上多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被称为中老年人第三大杀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帕金森病是如何引起的?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由此而引起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而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帕金森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老化因素
PD多在60岁以上发病,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提示衰老与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10%的患者有家族史,研究表明阳性家族史的患病易感性增加,且发病年龄偏年轻(<50岁)。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锰、铅、镉等重金属,以及杀虫剂、除草剂、汽油等化学制剂。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会影响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纹状体多巴胺分泌减少。
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1.运动症状
典型症状概括为“抖”“慢”“僵”。
“抖”即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为拇指和食指“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次/秒。
“慢”即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减慢。早期解/扣纽扣、系鞋带、持筷夹物等手指精细动作尤为明显。行走双臂基本不摆动。起步或转身停止时,难以迈出第一步且运动缓慢。
“僵”即肌强直:肢体肌肉强直,僵硬不灵活,活动时感到有阻力。常表现为铅管样强直,卧床翻身困难、合并震颤为“齿轮样强直”。
姿势平衡障碍:中晚期出现。表现为起立困难、容易向后跌倒。行走时摆臂困难或消失;走路时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称为“慌张步态”;起身行走时双足似乎粘在地上,想迈步但迈不开,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前行或停步后无法再次启动,称为“冻结步态”。
2.非运动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如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甚至痴呆、幻觉、妄想甚至出现冲动控制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多汗、流涎等;
睡眠障碍:夜间多梦、伴大喊大叫和拳打脚踢,白天过度嗜睡;
感觉障碍:早期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可有肢体麻木、疼痛、疲乏等。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PD的首选且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早用药将获得“蜜月期”疗效。主要有多巴胺能药物和非多巴胺能药物。
2.手术治疗
药物疗效欠佳,或出现严重的症状波动或异动症时,可选择手术治疗,而神经调控-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是目前最先进的首选手术方案。
3.康复治疗
改善多种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贯穿于PD的全程治疗。
疾病早期,鼓励患者增强主动运动,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如健走、太极拳、瑜伽和舞蹈等,改善体能,减少白天静坐,推迟活动受限的发生。
姿势平衡障碍是疾病中期的典型表现,摔跤最常见。训练时要有针对性、目的地锻炼。
运动迟缓、僵硬时进行躯干伸展屈曲训练:平卧,尽力伸展四肢,尽力屈曲四肢和躯干。
翻身、床上平移困难时进行躯干旋转训练:固定下肢后旋转上半身,同时目光随着手臂摆动而转动。
起身困难时进行床边坐起和坐-站训练:床边坐起为双腿屈曲,侧卧,双腿外移下垂掉在床边,同时上方手支撑,下方手后缩,两手撑床坐起。坐-站为臀部移至椅子前部,双脚与肩同宽,脚跟尽量后移,上身前倾至鼻尖超过脚尖,抬臀站起。
行走时起步困难、小碎步和摆臂困难进行心理提示和外部提示策略:在患者脚前放置一个小的障碍物作为视觉提示,帮助起步;行走时心理默念腿要抬高,迈大步,想象前方有几条平行线,每跨一步都要跨越一条平行,以改善小碎步或“冻结步态”;摆臂困难时可站在墙的前面行摆臂训练,每摆一次手臂都要触及墙,改善摆臂幅度。
晚期协助患者被动活动关节和按摩肢体,借助轮椅、助行架或站立架进行体位变换,避免压疮、关节僵硬或肢体挛缩等并发症。
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生活护理
加强进食、洗漱、穿脱衣服等训练,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
衣:PD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僵硬和震颤、多汗,选择比较宽松、全棉且带拉链或是粘胶的上衣,便于保护皮肤和穿脱,带松紧带的裤子但不宜过长,以免踩踏导致跌倒。鞋子尽量避免系鞋带,忌穿人字拖,宜选择防滑底的休闲鞋。
食:坚持“三高”“三低”“两避免”食品。“三高”即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品;“三低”即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两避免”即高蛋白和槟榔,高蛋白饮食会降低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疗效,槟榔降低抗胆碱能药物的疗效。常饮水(≥2000ml/d),预防便秘,减轻腹胀。选择不易打碎加防滑垫的碗碟、大手柄的餐具等。
PD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稠度的食物,指导照顾者注意调整患者进食姿势、控制一口量、缓慢进食,餐前餐后做好口腔清洁,预防误吸,防止吸入性肺炎;不能进食者,选择留置胃管或间歇置管。
住:室内不设置门槛或台阶,有棱角的物品要用软布或胶纸包裹上,物品不阻挡过道,沙发不宜太软,以免坐下后起不来;床的高度宜与患者膝盖一样高,床垫软硬适中,便于患者起卧;床边加用防护栏,若无防护栏,放靠背的椅子也可以,以防止坠床;卫生间里安装扶手,地上放置防滑垫,尽量不使用蹲厕,防止跌倒。
行: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和防止跌倒,遵守起床三部曲,即醒来时卧床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外出时需人陪伴,必要时携带“安全卡片”或佩戴腕带,以防丢失。
药:PD药要长期、定时、定量服用,不能随意停药或减药,否则会造成疗效减退,进而出现撤药综合征,严重者危及生命。服药期间,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开-关现象”、剂末恶化、“异动症”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坚持“剂量滴定”用药原则,切莫停用PD药改用保健品、偏方等,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可借助手机设置闹钟或服药小卡片等提醒服药,避免错服、漏服。
心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和谐有爱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同时与患者交谈,使其了解本病表现、疾病过程和治疗效果,克服紧张、恐惧心理。要动员家属督促患者配合医嘱服药,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克服自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PD为慢性进展性疾病,现有治疗比较有限,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和有效的全程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管护师颜雪花
关于才两根手指就抖成这样了视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