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梧桐报秋与哪个成语有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梧桐报秋与哪个成语有关蚂蚁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叶梧桐一报秋
美文心阅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8月初,当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节气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周代逢立秋,这天天子亲自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承此俗。
宋代立秋时,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故此立秋为三候:一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触一碰到“秋”这个季节,就变得哀婉缠绵,悲叹其寂寥凄清。如元代诗人马致远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抒发他在夔州,穷困潦倒,病魔缠身,流寓他乡,百感交集的悲哀之情。
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不认为如此,断然否定了文人“悲秋”的观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大赞秋天美好,借白鹤直冲云霄之势,抒发了奋进的豪情。
宋代诗人徐铉也写过这么一首诗:“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一觉醒来,不知不觉秋风微凉,踩着盛夏的末梢,就进入了散发着诱人、成熟气息的立秋。
漫步田野里,踏着清风淡淡的微凉,感受这无边的秋情,浅浅的清冷,体味到闲的况味。随时秋天,亦可体味王维的“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禅境,
秋水无尘,秋云无心,山河盛世的立秋季节沉静无言。有道是人生短短几个秋,哪怕芳华已经落尽,也无须刻意地去收拾残留的风景,因为时光依旧要向前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那何尝不是一种境界?
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是自然循环的规律,然而秋天总是给人带来那么多的期盼,那么多的遐想。现代诗人左河水在《立秋》一诗中,将这一节气做了完整地描绘:“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秋季,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就要到来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美文心阅,公众号:meiwenxinyue,天津人,热爱文学,用笔墨心悦心灵。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END》—
微信公众号:美文心阅,meiwenxinyue.
关于本次梧桐报秋与哪个成语有关和梧桐报秋与哪个成语有关蚂蚁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