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野花论坛地址 野花频道

时间:2023-10-26 18:57:16 编辑:

其实野花论坛地址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野花频道,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野花论坛地址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文/文珺;欢迎关注中财论坛

有时,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也许就因一个美丽的名字。

知道蜻蜓村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去,总想找一个斜风微雨的日子,带着一些念想,缓缓的走进去,就像要去找那个前世里约好的人一样,迟迟的不肯到达。

坐在车上,那些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某一些符号的地名,在慢慢的后退——天马湖、荣华桥、马儿村,都被颠簸着远去了。

树越来越多,野鸽子的叫声,越来越稠密了。大朵的蜀葵,就像旧年里的乡村女子,娇艳,热情,妩媚。

田里的麦子刚刚收割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植物的甜香,那种馥郁的,醉人的,让人身心俱爽的气味,总让人对眼前的世界充满了感恩之心。

绿化带里,薰衣草刚刚换上新衣,这种如梦如幻的草,散发着一种迷人的芬芳,精致的小花朵,密密的挤在一起,一簇一簇,铺展开去,就是一个紫色的大梦。

站在十字路口,一时不知往哪个方向走。四处张望,一个穿着红衣的中年妇女走过来,热情的对我们说:想看花,往西走,想看别的,往北走。

那就去看花吧。

这大半年,几乎是追着花的脚步走过来的。春天,到什川看梨花,到安宁看桃花,初夏时节,又去刘家峡看郁金香和牡丹花。

不为什么,越来越迷恋这世上一场一场的花事,总觉得,一个人,一旦真正的爱花草树木,并与它们日渐亲密,那么他靠近生活本质的日子就不远了。

一生,大半的日子已经度过了,余下的时光,希望能真正的听从内心的召唤,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

一路走,一路东张西望。

一年又一年,开花,结果,都在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而人呢,就在这重复里老了。老了,对世上的一切就没有那么多的兴趣了,但唯有这花草,看不够,爱不够。

那些草,就像我旧年里的亲戚似的,就那么温和的看着我,朝我微笑,如果侧耳谛听,一不小心,就会把我的小名字都喊出吧。

我有一个十分文雅的学名,但却有一个土里土气的小名儿,但乡亲们说,家有千贯,小名儿稀罕,至今回到老家,左邻右舍都还在亲切的喊着我的小名儿。

它是一种花的名字,在老家的田野里比比皆是。

玉米长势良好,近郊的地方,都种的是这种早熟玉米,穗刚结好,一部分就要被掰下来,连夜蒸好,第二天,凉州的大街小巷就有人喊:苞谷——苞谷——

小时候,我们的村子里有一个很大的涝池。由于蓄水很多,长满了鱼草,芦苇和苔藓。到了夏天,水草和芦苇长得又高又密,美丽的蜻蜓从远处飞来。

它们架着精巧而漂亮的身子,轻轻的落在浮在水面上的一根水草上。停息片刻,又倏的一下飞走。

在我们的眼里,它是一种极为美丽的生物,红色的身子,大大的眼睛,但很少有人能把它逮住。

它们就像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轻轻的飞在我们童年的时光里,至今想起,仍熠熠生辉。

说是南宋期间,诗人杨万里千里迢迢来到凉州。为啥要说千里迢迢呢,南宋的都城在杭州,江南富庶之地,诗人离家千里,来这里寻找杨氏先祖的长眠之地。

那定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蜻蜓村的湖泊还在,水草也很丰美,还有许多的蜻蜓飞来飞去,最主要的,这片湖泊里,还开满了许许多多的荷花。

诗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来到了杨家坟庄子,也就是现在的蜻蜓村。

千里迢迢赶来的杨万里,看到祖先的坟墓地,快步走上去,放眼一望,只见一龙窝中间,有一股细细的泉水流出,在斜阳的照射下,树荫投入水中,清晰可见。

一片嫩荷,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地角,一只红色的蜻蜓,轻轻的立在上面。

诗人不由诗兴大发,脱口而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一念,一首千古名作就流传了下来。之后的几千年里,这首诗几乎成了当地百姓启蒙孩子智慧的金钥匙了,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口小儿,莫不朗朗上口。

也因此,蜻蜓村的名气更大了。

图文无关,源自网络

蜻蜓村有一座寺,叫清凉寺,寺门口,有两棵八百年的大槐树,一棵叫阴树,一棵叫阳树。寺门口,挂着大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匾额。

赵朴初,是诗人,书法家,宗教领袖,他写的《宽心谣》家喻户晓:

日出东山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而远处,十八岁的侄女,站在花丛中,不停的为自己拍照。娇艳而美丽,此时的她,多么像一只美丽的蜻蜓,蹁跹在这醉人的花海里。

忽然有一个想法,就在此地修一座房子:面朝田野,野花遍地,就此终老。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