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风停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风停后歌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作者:李亦儒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他们不大像是创业者,
更像是带着未完成的执念来到这里,
期待奇迹出现的人。
创业大街上的守望者
据说中关村创业大街每一家咖啡馆的前台都有一张“黑名单”,被列在上面的人除了不喝咖啡之外,还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个季节的创业大街比起之前不久已显冷清,但这些人,他们仍不离开。
《论现代兴奋剂》里,巴尔扎克认为咖啡释放类似电流的东西,以神经液为导体在我们体内催发,通过无法觉察和分析的辐射作用,抵达大脑。后来巴黎咖啡馆里聚集的文人和艺术家们多少证实了这一点。
而互联网时代的咖啡馆甚至不用咖啡因就能让一些人精神振奋,他们自己带来的保温杯就足以温暖这个冬天的痛楚忧愁。
蓄能发动机
“他像个搞艺术的”,常出没于此地的人都知道他。花白马尾、神情冷峻,张海龙背“寻求合作”板的姿势像背一把剑。缓慢踱步,审问的目光落在每个人身上,又移开。好像宝剑随时出鞘,只等人来比划两下。
这张覆于4K画夹的广告纸上印有张海龙的微信二维码、证件照、以及“本人试验出可用于舰船和发电站弹簧作功的蓄能发动机”的中英文字。
最开始张海龙把这块牌子挂在胸前,遭城管数落后想出这个办法。画夹可以背在身后,但这也将错失不少机会,因为人们往往是在看到他的背影时才看到这些信息,所以在咖啡馆里徘徊时,他总是走几步就回头看看。
大多数时候这张广告纸被平放在桌面,张海龙端坐一旁,正对咖啡馆门口,进来的顾客第一眼便可望见他。他不怎么看手机,也不主动与人交谈,不像那些挨桌问“请问您是投资人么?”的创业者。
39岁的张海龙从2001年起每年都会专程来北京申请专利,直到今年9月,他带着蓄能发动机项目从重庆开县正式来到创业大街,租住在国家知识产业局旁的招待所。
“很多人认为我在找钱,其实不愁钱。我主要找能看懂的人,组建一支团队,一是技术合作,二是这人得有资本配合。”根据张海龙的描述,蓄能发动机采用硅锰材质为主的工业弹簧做功,弹簧反弹的动力可以让汽车不烧汽油,一旦得到进一步研发利用,轮船也能不烧柴油,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现已研发至第二代。比起第一代,第二代的体积缩小至约500*600*300毫米。张海龙回忆2013年2月份成功的那刻依然能笑出声来:“心情很激动,全世界都没做成的事让我做成了,无法形容的高兴……”
张在谈话中频繁提及的清华大学力学专家高云峰对“商业人物”记者表明,某次活动中看过蓄能发动机图纸,持否定态度。
15年前张海龙从一家国营机械厂辞职,从此“发动机就是我的爱人”,生活开销则靠家人接济。令张遗憾的是,一直支持他的父母直到离世也没能看一眼他的发明,为防止核心技术泄露,机器现拆开存放在老家不同亲戚家里。
张海龙说:“为这个跟家里亲戚闹了不少矛盾,他们抱怨支持我这么多年了,我却连看也不给他们看。但这个东西随便公开的话就砸在我手里了,好的技术应该得到好的发展利用。”
旁边一位五个月前还是做“美国产子”生意的融资顾问劝说张:“那是一条要投入很多的路,你捂着不给人看,最后只能自己抱回家。”说话间迅速为张建了个相关人员微信群,叮嘱以后有什么资源就拉进来。
在创业大街张海龙最喜欢呆在中国投资人中心,他觉得这里活动办得好,能学到东西,比如组建团队的细则都能在讲座中学到。“我在这里观察这些投资人,为以后打下基础。”张海龙摸了摸多年前为了自我勉励蓄起的马尾,“在家造发动机的时候,摸摸头发,就不会想出去玩儿了。”
中国发明家
梵高凭借两幅《夜间的咖啡馆》借住在兰卡散尔咖啡馆,在给弟弟的信里他写道:只要为那家通宵营业的咖啡馆画画,流浪汉或醉酒的人就可在那里借宿。
2011年开张的车库咖啡是创业大街第一家创业主题咖啡馆,它不通宵营业,但收留创业者,30元即可留宿一晚,只是没有暖气。夜里睡咖啡馆沙发,晨起在咖啡馆洗手间洗漱,对着镜子鼓励自己,再投入新一天的融资工作。
最近五个月,一位52岁的民间发明人“驻扎”在此。韩培洲日日都坐在门口沙发上,等待投资人的出现的同时写写材料,晚上很晚才离开。他选择车库咖啡的原因是这里有公用电脑,可以收发邮件。在几支初创团队围坐办公的环境中,他显得格格不入。
韩培洲不能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在他离开咖啡馆的间歇替他守候,移开立在屏幕前方过了塑的联系方式,可以看到电脑桌面上的各种发明资料,已完成的发明项目有:摩托汽车、新型摩托车变速器、高速档节能汽车自动变速器、低爆发力超压缩比节油内燃机、密闭式中温聚光太阳能集热装置。
曾在几家媒体上发表过论文,又被几家媒体报道过的韩培洲喜欢跟专业的人聊专业知识,他语速快,说起技术问题来旁人一时难以插话。“中国的学术都是学来的学术,没几个人敢突破创新,对我的项目都是退缩的,既没热情也没责任心。”几乎每个话题的结尾韩培洲都会表达对国内教育、创新、创业现状的不满。
老韩不懂互联网和智能硬件,与张海龙一样,他认为自己很难拿到投资是因为现在的投资人不愿意把钱放在不能及时赚钱的项目上。“你得先赚点钱才有人给你投呢,对于传统行业的创新技术,投资人早期不愿介入。”老韩早就辞掉了美术教师的工作,也没有高学历,只凭与生俱来的发明热情很难得到国家的资助,从几个创新竞赛中获得的为数不多的奖金也全部用于专利申请。
一件在鼓励创新的国家发生的事让老韩更加愤愤不平。南斯拉夫裔的美国人阿蒂拉·梅库蒂发明的个人飞行器获得了来自国家和资本双方的资金支持,这个比老韩岁数还大的发明狂人说:“来到美国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自由地设计和制造任何自己想要的飞机。”
“他也做不成,他原理不对,但人家只要有想法就能融着钱。”韩培洲多年前也申请过远程直升飞机专利,在航展上被相关企业打击后放弃:“你有点想法,但我们不做,你的专利还有什么用。”
节能是老韩近几年发明的主要方向,北京理工大学内燃机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方向的教授张付军对韩培洲的节油内燃机结构部分认可,但由于没有经过具体的实验,以及热力学和动力损失计算,内燃机的有效效率能否像韩说的一样提高至50%,大幅度降低燃油消耗尚不足以被证明。
没有成品,甚至没有条件实验验证,设想只靠图纸和解说来展示,韩培洲的节能项目屡屡受阻,难以深入进行。离开家乡与孩子多年,发明路上真正帮到他的也许只有年轻时学*的美术专业,他设计图画得不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热物理及流体力学专家高歌教授曾评价韩培洲是“民间发明家中的高水平”,高歌教授说:“很多国家其投资基金本身就含创新投资,其目标很明确,投资十个,成功一个就可以,实际上成功率最多5%,但我国总是希望投一个成一个。”
韩培洲还没有离开车库咖啡的打算,他相信自己20多年的发明梦会在创业大街出现转机,“这儿总有信息可查,有路演可以报名,有机会就试试吧。最近开了气候大会,马云和马化腾也成立了生态保护基金会,我下一步打算联系马云……”
您也是有信仰的?
创业大街咖啡馆的工作人员们早已见怪不怪,最开始他们还会劝说不买咖啡的人适度消费,可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我们是来创业的,是来找钱的,很艰难。
姜大妈不是来创业的,她是奔着创业者来的,但她不看项目,她为那些满面愁容的人带来安慰。
保温杯、眼镜盒、笔、以及一本摊开的《圣经》,不管什么人以什么样的眼神朝她望去,她都微笑回应,眼睛里闪烁着期待之光。
每次来中关村的基督教堂礼拜或参加活动之前,姜大妈都会来3W咖啡坐着,尽管挨着教堂就有一间咖啡馆,但“这里人多,气氛也好”。
“您也是有信仰的?”这通常是姜大妈的第一个问题,她说,有信仰的人一看到她在那里读圣经,就会过去跟她搭话,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把福音传给对方。留下自己电话号码的同时,她也一定要记下对方的全名和电话,方便今后相约一起去教堂。
有一天她在3W咖啡结识了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生意不景气,朋友心理很烦闷,于是上前跟姜大妈聊天。姜大妈告诉他,相信神,神就会帮助你。朋友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买了本《圣经》跟她一起学*。
“想让自己有转机是他们的个人私心,但神是慢慢造就人的灵魂的,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学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真正地明白信神的真谛了,会觉得神的道非常好。”姜大妈说,那位一时失意的朋友后来把自己的公司转给别人,全身心投入了神的怀抱。
据说几个为富不仁的商人也受到了感化,提起这个姜大妈很欣慰:“有一些人私心特别严重,出去做买卖只顾自己挣钱,学了信仰以后就能做一些顺民心的事儿了。”
可能姜大妈是3W咖啡里“成功项目”最多的人了,聊的人多,后来跟着她去教堂学*的也有四五个。“在这里传福音比较好,这里的人有创业渴望,是高层次的人,他们希望在工作上得到神的帮助。神要祝福他,他的生意就会好起来。”姜大妈67岁,看上去比发明家韩培洲还年轻。
那怎么跟没得到神帮助的创业者解释?姜大妈的回答颇具创业精神:“耶稣说过,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有人背着一书包A4纸坐火车来到这里,得到一句“回去发BP”;有人在知名投资人的微博下留言无数,恳求活动时间的三分钟间歇;也有人在这条大街神情恍惚、念念有词,甚至发狂喊叫,试图自杀。他们带着未实现的愿望,关于财富或关于改变世界,来了又走,或痴心守候,在他们的失败者咖啡馆。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风停后和风停后歌曲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