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受害者有罪论?受害者有罪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14 23:37:58 编辑: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受害者有罪论和受害者有罪论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受害者有罪论以及受害者有罪论是什么意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受害者有罪论”?

就是当罪行发生的时候,不去谴责施害者的施害行为,反而把责任怪到受害者头上。

最著名的论调就是:

“被强奸是因为你穿得太性感……”

“他为什么不强奸别人,就强奸你?”

乍听之下似乎非常有逻辑,仔细想想却逻辑不通。

我穿得性感,所以他就有权强奸我?

他为什么不强奸别人?因为他没遇上别人……如果他遇到的人是你,那没准强奸的人就是你。

其实婚姻当中也有非常多的“受害者有罪论”。

当婚姻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去指责那个制造危机的人,反而会指责另一方没有能力维护婚姻。

“我出轨是因为你不好”

“是你不愿意离婚的”

许多人在出轨的时候,都会把责任推到原配头上。

为数不少的原配在遭遇逼离时都受过这种论调的毒害:“我出轨是因为你不好……”

刚刚受到出轨打击,情绪肯定很混乱,一时间听不出这句话的逻辑错误,也找不到话来反驳。不知不觉就被出轨者的逻辑带偏,认同他的受害者有罪论,忙不迭下“罪己诏”。

一个甩锅,一个背锅。

怎么甩锅的呢?

无非是“你脾气不好”,“你不够关心我”,“你太强势”……

其实我也经常会在案例中给大家分析婚姻危机的发生原因,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有所领悟,从而避免危机。

但最后都会加上一句:这也许是感情破裂的原因,却绝不是出轨的借口。

我脾气不好

我不够关心你

我太强势

没错,这可能会导致感情破裂,但不代表你就有资格出轨。

感情虽然破裂了,婚姻关系依然存在。

你单方面提出离婚,我完全可以不同意。

拒绝是我的正当权力,法律还给了你起诉离婚的途径。

走完这个过程,付出应有的代价,拿到离婚证书,你爱跟谁好跟谁好。

该我承受的后果,我也理应承受。

可在婚姻关系结束前,你出轨,就是你渣,没有其他原因。

如果在婚姻续存期间都可以肆意出轨,那还要婚姻做什么?

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的意义何在?

谁又能证明究竟是你先出轨,还是感情先破裂的呢?

只要你一天“为人夫”“为人妻”,就一天没有资格和别人谈情说爱。

我不好归我不好。

你出轨归你出轨。

一个是性格问题,一个是原则问题,根本不是同一等级。

“伴侣出轨,是因为你魅力不够”

“忍一忍就过去了”

漂亮如佟丽娅,干练如马伊琍,识大体如董璇。

也没能挡住另一半沾花惹草。

《恋爱先生》里有句名言:“家里的饭菜好不好吃不重要,外面的屎没吃过都是新鲜的。”

事实上,伴侣要出轨,跟原配好不好没有绝对关系。

就好像强奸犯想实施强奸行为的时候,未必会在意你穿什么衣服。

有时恰恰就是原配对他们太好了,好得让他们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比“受害者有罪论”更恶心的是“受害者不配论”。

因为你配不上,所以他才出轨。

请问配得上出轨者是件很光荣的事吗?

正常人恐怕并不想要这种“匹配”。

要说原配最大的错误,那就是选伴侣的眼光太差。

还有一种论调叫做“忍一忍就过去了”。

“为了孩子忍一忍。”

“为了家庭忍一忍。”

不让施害者道歉,反而要让受害者忍耐。

出轨的人没错,不能忍受出轨的人反倒错了。

选择原谅也许是深明大义,但深明大义不是受害者的本分。

哪怕情感上一时放不下,也不代表就要活该受欺负。

“受害者有罪论”的根源

“受害者有罪论”与“安全建议”的区别

为什么“受害者有罪论”非常普遍?

有三个原因:

1、思维能力有限,绕在这种乍听之下很有逻辑的论调里出不来。

2、自我保护意识作祟。

“受害者有罪论”在潜意识里或许是为了证明“无罪者不会受害”。

听到一件“不好”的事,不希望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主观上想要寻找“受害的合理性”。

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不跟她一样,我就不会受害”。

3、施害者相同动机

还有一种人,他有跟施害者相同的动机。

譬如他也想出轨,于是遇到别人出轨的事就拼命抨击原配,潜意识里是想为自己的出轨动机寻求合理性。

受害者有罪论也许并非全都出于恶意,但却是一种语言暴力,是对于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有人可能会问:“乐子,你经常提醒女人在婚姻里不要忽略男人的情感需求,这是否也是受害者有罪论呢?”

与受害者有罪论某种程度上相似,但动机完全不同,叫做“安全建议”。

我打个比方。

“被强奸是因为你穿得太性感”

这是受害者有罪论。

“女孩子晚上一个人出门,最好不要穿得太暴露。”

这是安全建议。

“被电信诈骗是因为你太蠢”

这是受害者有罪论。

电视新闻经常反复播“对陌生号码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

这是安全建议。

受害者有罪论是对受害者的恶意评判,而安全建议则是善意的提醒。

一个恶,一个善,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出发点。

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在给别人建议的时候,先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OK,关于受害者有罪论和受害者有罪论是什么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