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囤积症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囤积症的心理根源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据统计,大约2%的人口患有囤积障碍(又称为囤积病、囤积症),它是一种在很大程度上被误解的心理健康状况。它只是在2019年才被添加到国际疾病分类中,之前被归类为强迫症。
最近,英国全科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囤积症的新指南,旨在帮助卫生专业人员发现囤积症的迹象并进行干预。
囤积症的定义囤积症(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储物癖、弃置恐惧症)是一种有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强迫性囤积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会干扰或损害到患者及身边的人。
囤积症是一种过度收集,购买,以及无法丢弃物品的强迫性行为,无关乎物品的价值。囤积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症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有收集癖好,他们需要,大量收购或无法抛弃对别人看来价值不高或没用的物件。居住的环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积以致妨碍到这些空间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楼梯或浴盆来摆放物件,卧室或浴室用作储物室。由于囤积行为而有显著的压力及干扰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运作。将情感寄托于物件之上,或表现出“睹物思人”;丢弃物品会导致暴躁或痛苦;囤积症的危害强迫性囤积可能会造成火灾,不卫生的环境(如老鼠,蟑螂横行),被收集物摔倒受伤,对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构成危险。
囤积障碍涉及家庭环境的混乱占据了生活空间,以及过度获得和难以丢弃财产,并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
囤积症患者最常患有抑郁症,而其他合并症包括强迫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如何寻求帮助然而,这种疾病通常只有在患者寻求其他心理健康或身体状况的支持时才会被发现,然后由于对卫生、安全或进入家庭的担忧而成为治疗的障碍。
“医生和其他一线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意识到囤积症是一种可诊断的疾病,并且通常与其他问题有关,因此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囤积症是一种悄悄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东西——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且人们不一定会意识到他们有问题。
囤积症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患者通常不寻求自助,它只会与其他问题一起出现在医疗专业人员面前。越早发现问题,就能越早提供支持。”
你以为囤积症只是喜欢收集物品?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患有信息囤积症。
下载的文档舍不得删掉,即使已经过时的信息也要留着,总觉得自己某一天会用得上。电脑里下载了几百部好莱坞影片,硬盘里还有几年前热不的美剧、英剧。微博、微信的收藏夹里存满了“有用”的转发。
下载时,他们会想:
-先存着吧,反正也占不了多少空间;
-等我忙完这阵,就会有时间看了;
-再等等。没准,以后就派上用场了呢?
……
然后就内存满了,电脑卡的要死。
信息囤积症患者对信息有很强的掌控欲望,不肯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却在分辨它们有用与否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好了,关于囤积症和囤积症的心理根源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