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够了够了到高C了,以及够了够了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很多体检项目中都有“空腹血糖”这一项,不少人认为,这个指标正常就说明血糖没啥事。
其实,无论诊断糖尿病还是监测血糖,仅仅测空腹血糖是不够的。
part1
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也需关注
空腹血糖是指除了饮水之外,至少空腹8~10小时并且隔夜未进食的情况下,在食用早餐之前测量的血糖结果。
餐后血糖一般以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指标,指的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这两个指标都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指标,具体判断标准如下[1]。
状态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mmol/L)
正常
<6.1
<7.8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
糖耐受受损(IGT)
<7.0
≥7.8,<11.1
糖尿病
≥7.0
≥11.1
此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代表过去一段时间(2~3个月)的总体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胰岛功能,餐后血糖反映的是负荷后的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查的是8~12周糖代谢的情况,取决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流行病学筛查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2],单纯餐后血糖升高患者的比例达50%,糖尿病前期中约70%为单纯性糖耐量异常(IGT,指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0mmol/l之间的状态)。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1]。
Part2
糖友血糖好不好,要看3个指标
0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反映了糖友在空腹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可以评估前一天晚上的降糖药能否有效控制整夜到次日早晨的血糖,临床上主要参考该指标调整降糖药。一般来说,糖友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4.4~7.0mmol/L。
空腹血糖高的糖友,应注意调整饮食。特别是要控制前一天晚餐的总热量,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前一晚的降糖药物,药量太高,易造成夜间低血糖,太低则会导致第二天早晨空腹高血糖。
02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反映了进食量和降糖药的用量是否合适,还能反映胰岛对进食刺激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一般来说,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的目标是低于10.0mmol/L。
若餐后血糖超标,应注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还应该控制主食量,建议每顿主食不要超过2两,尽量不吃粥或煮得过烂的食物;坚持餐后1小时左右快走30~45分钟;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餐后血糖波动。
03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或餐后血糖控不好,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糖友的目标是小于7%。
一般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在7.3%~8.4%之间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是相似的;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影响更大;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总体血糖的升高则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
因此,糖友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大致判断自己更需要调整哪项指标。
Part3
糖友多久测一次血糖?
1.只吃口服药、血糖比较平稳的糖友
每周监测2~4次的空腹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复诊前一周记得连续监测3天,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这7个点的血糖。
2.采用多次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友
在初期调整胰岛素用量期间,需要每天监测5~7次,如果出现了空腹高血糖或者夜间低血糖,还要监测夜间2:00~3:00血糖;等胰岛素用量调整合适了,血糖也平稳了,再调整监测时间和频率。
3.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糖友
血糖达标前,每周需要监测3天空腹血糖;血糖达标后,每周完成3次血糖监测即可,特别是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后血糖。
在此基础上,建议糖友每3~6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4.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的糖友
调药期、有低血糖发作期或伴有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期,每周监测3天,每天监测“5点血糖”或“7点血糖”;当药物治疗方案及身体状态稳定后,可以减少到交替血糖监测方案。
交替血糖监测方案的具体方法为:
每天都进行血糖监测,但是每天仅监测2次即可。第1天监测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第2天检测午餐前及午餐后血糖,第3天监测晚餐前及晚餐后血糖,3天为一个循环,第4天重复第1天的监测内容,以此类推。
每月复诊1次,若血糖控制稳定,可以每2~3月复诊一次。在复诊的前一天,监测“5点血糖”或“7点血糖”。
5.不用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的糖友
每周一次,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后和晚餐后4个时间点的血糖,每月复诊一次。在复诊的前一天,监测“5点血糖”或“7点血糖”。
你会监测血糖了吗?
作者:小花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母义明,纪立农,杨文英,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C].//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1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268-272.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