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学*abc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学abc26个字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学*abc和学abc26个字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初学《周易》,必须先解决三个问题:原理、概念和文体。A、原理《周易》的理论依据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1、在天成象地球在自转的基础上围绕太阳公转,其特点具有方向性、起始性和精神物质性,从而春夏秋冬周而复始。2、在地成形地球受太阳远近、正反的影响,大气形春升为木,夏浮为火,秋敛为金,冬与水合,呈不同状态,从而万物生生不息。3、在人成运运,即运行。人的运行规律、自然正确法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性),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起始性),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精神物质性)。取象比类,持经达权,需要悟性。伟人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是的,地球在自转的基础上,围绕太阳公转,既民主又集中。B、概念读《周易》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阴阳和时空。1、阴阳阳,关键点是动;阴,关键点是静。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既要批评也要自我批评。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如:潜龙勿用兮履霜坚冰至,现龙在田兮直方广大利,……龙,动能、能量,即《乾》即“阳”。阳即天时。《坤》利牝马之贞,即“阴”,静能,反动。阴即地利。阴阳互动便是人和。2、时空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状态。时空包含时间和空间。时间是趋势,空间是形势。C、文体无论是文章,还是书本,都有其中心思想,都有段落。《周易》的中心思想是:事物在动与静的相互作用下,随着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周而复始,世界繁荣昌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动而有牺牲精神,静而有奉献爱心。《周易》可以分成三段落:1、总论《乾》《坤》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总规律。2、《周易》中间60卦阐述事物变化发展的细化规律,又可分为:(1)开疆拓土(30卦)(2)长治久安(30卦)开疆拓土又可分成三:自立、联盟和拓土。每小段各10个卦。长治久安又可分成三:守柔、鼎革和传承。每小段各10个卦。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不可分开读。联系上下文阴阳卦、不阴不阳卦合并读。六个段落又要分成18个小段,每小段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内容。3、结论不论是开疆拓土还是长治久安,所有的事情只有两件:已经发生的事和尚未发生的事。故《既济》和《未济》可以分为结论段落。可以看作:《既济》是《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未济》是《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所以,伟人常说:靠总结吃饭。《周易》是天人合一的行为规范,亦是中华谋略的帝王术。孔子称之为的“周礼”。当然,《周易》也有缺点,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读之,持经达权。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