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宝宝刚一根手指你就叫成这样的一些知识点,和宝宝一个手指就喊疼呀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李小青(孩教圈)
孩子到了1-3岁的叛逆时期,你有没有发现平时乖乖的宝宝开始喜欢高声尖叫?高兴了尖叫,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尖叫?爸妈会不会觉得十分烦躁难忍,耳朵也受不了?
孩子尖叫,其实是有理由的。孩子大声尖叫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孩子尖叫有各种原因,也许是感到很兴奋;也可能为了发泄情绪;或者是为了吸引大人注意力;或者事情不顺他的意,无法用语言跟大人沟通;或者是故意与大人唱反调;又或者想要某个东西,想要尖叫。
孩子慢慢长大,会逐渐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观念,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孩子1岁半-3岁左右,出现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满意”的情绪,这是孩子发展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掌握的语言词汇增加,并可以适当运用,他的行为逐渐受到社会化的约束,这种尖叫的情绪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但是家长没有适时响应孩子的需求,放任孩子继续尖叫或把他们的行为合理化,就会让孩子无法学*正确的情绪适应与表达需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会进一步衍生其他社交与情绪障碍等相关问题。
那么,宝宝爱尖叫,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可以这样做:
1先找出原因,再安抚情绪
父母首先观察宝宝尖叫的时间、地点与情境等,并以此推敲可能的原因,然后帮助宝宝把情绪稳定下来,像是把宝宝带离现场或紧抱宝宝,都能够有效地安抚他的情绪。
当宝宝尖叫时,不要大声呵斥,对宝宝大声呵斥是没有用的,这只会让他觉得谁嗓门大,谁说话算数。如果你也是大叫着回应,这会将事情变得很糟糕。因此不妨蹲下身来,温和地平静地在宝宝耳边说话,要求他去遵守,并告诉他:“宝贝,我受不了你的尖叫,尖叫让我头疼。”当宝宝发现尖叫无法解决问题时,自然会平静下来的。
2教宝宝表达想法
如果宝宝比较小,语言能力较差,还无法顺畅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可以猜测一下宝宝的想法:“你想自己吃饭是吗?”“你想爸爸妈妈陪你玩是吗?”如果妈妈猜对了宝宝的想法,宝宝就会点头。妈妈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宝宝,不但教会了宝宝遇到难题怎么向妈妈求助,同时也教会了宝宝怎么与人沟通,提高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宝宝发泄后,及时疏导
等宝宝平静下来后,妈妈最好跟宝宝沟通一下,让宝宝明白这样的做法不好,是一种不被赞赏的行为。妈妈做事是有分寸的,合理的、正确的需要只要宝宝说出来,妈妈就会满足,而不合理的要求,想要通过尖叫来威胁妈妈,即使尖叫一天,妈妈也不会答应的。当他发现这种方法不管用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使用这种方法。
4转移注意力
宝宝尖叫时,应打断他正在做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改做一些更安静的活动,让宝贝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比如和宝宝一起玩他最喜欢的玩具,玩猜谜游戏或者是盖房子游戏等。
5用游戏化解尖叫
试试让他尽情尖叫,告诉他:“让我们一起叫吧,能多大声就多大声。”然后你就和他一起大叫,之后你再小声对他说:“好了,现在我们要看看谁的声音最小。”接着,你可以和他玩“你就像我这样做”的游戏,比如把手放在耳朵上面,或者把一根手指放到嘴巴面前,声音小点的动作等。这样一来,尖叫就变成他能做的许多趣事之一了。如果是在公共场合,你可以对他说:“噢,你听起来像是一头大狮子!你能像一只小猫咪吗?”试试用这种方式,宝宝很快就能安静下来。
6教宝宝宣泄激烈情绪的方法
如果宝宝有情绪,家长不妨就让他直接表达出来,给他一个方式和空间让他去合理发泄。给宝贝买一面小鼓,一个充气怪物等作为“生气玩具”,当他想要发泄不满时,他可以击打这些玩具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没有合适的“生气玩具”,可以给他一个枕头,让他击打这个枕头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找一个可以容许宝宝喧闹但又不会干扰到他人的地方,比如宝宝自己的房间或者是杂物房等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还可以装上防噪音干扰的材料。当宝宝的尖叫声越来越难以控制时,让他进入房间,好好发泄。
7家长做出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周边的人在做什么也会学着做,不论是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父母的表现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学*的目标。如果家庭成员中有说话声音比较高的,孩子接触到了,觉得那样很神奇、很威武,就会尝试着去模仿,或是当父母遇到不如意时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惧的事物,便以“尖叫”方式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时,久而久之孩子在潜移默化下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所以父母要做好榜样。
孩教圈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孩教圈微信公众号(ID:HZJYAPP)授权。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宝宝刚一根手指你就叫成这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