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宝宝自己坐下来运动一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宝宝自己坐下来运动一下的知识,包括宝宝自己坐下来运动一下就吐奶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主管技师周达龙
本文来源:广州互联网医院订阅号(weiyiguangdong)
对于新妈妈、新爸爸来说,宝宝一天一个样,每一天都是充满惊喜而全新的,TA的每一个第一次都不想错过,第一次学会坐、第一次学会爬,都是想要铭记的恩典时刻。俗语说“三翻六坐”,这是婴幼儿发展的动作指标,但是过早或过晚学坐都不好。一般情况下,宝宝多半在4~7个月时可以学会坐。根据这个发育规律,适当对宝宝进行坐的训练,对其颈椎、胸、背等部位的骨骼、肌肉健康生长都有好处。宝宝能够独立坐起以后,对周围的世界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成为宝宝生命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一般来说,小儿在粗大运动年龄达到五个半月时,即可进行坐位相关训练,训练从低级到高级为:坐位立直反射训练-撑手坐位训练-扶坐-自由独坐,过程中也要注重坐位平衡的强化(前后及侧方)。
具体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们邀请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主管技师周达龙来为大家演示宝宝坐位训练内容。新手爸妈可以在家就可以参照进行相应训练。
一、侧坐位训练训练时期
常应用于坐位训练的初中期。
作用
强化患儿的侧方平衡及手部支撑保护能力。
动作要领
大人坐在宝宝后方,环手扶住宝宝,一只手支撑住宝宝的肩部,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手肘部,让宝宝单手立直,从而达到训练手部支撑能力和侧方平衡能力的作用。这个动作两边交替做,可以先做右边再做左手。
▲侧坐位训练-右边
▲侧坐位训练-左边
二、长坐位训练训练时期
常应用于坐位训练的初中期。
作用
意在辅助腰背部力量的补足或强化宝宝前方手支撑的保护意识。
动作要领
大人坐在宝宝后方,双手压直宝宝的双下肢,另双下肢处于一个外展的姿势,达到训练宝宝坐位立直的作用。宝宝可为常规坐位姿态,亦可同时双手前方支撑进行训练。
此训练若在三角垫上进行(臀高腿低位),可较有效提高宝宝坐位立直意识,并一定程度解放双上肢。
▲长坐位训练
三、仰卧到坐位转换训练训练时期
应用于已有较好坐位能力的宝宝。
作用
除强化宝宝体位转换动作训练,同时也有助于坐位平衡的进一步加强。
动作要领
大人坐在宝宝的侧方,环手扶住宝宝的肩部和肘部,注意让宝宝先用肘部支撑身体,再用手来支撑身体,让宝宝缓慢地从仰卧位直立到坐位,两边交替来训练。
▲仰卧到坐位转换训练
四、坐位体轴回旋训练训练时期
应用于已有较好坐位能力的宝宝。
作用
旨在强化躯干的回旋能力,促使患儿坐位的躯干的静态和动态稳定,为体位转换及更高级运动能力打基础。
动作要领
让宝宝坐在大人的双大腿上,通过大人双腿的高低动作,扶住宝宝完成体轴回旋训练,令宝宝的手摸到对侧的脚即可。
▲坐位体轴回旋训练(1)
▲坐位体轴回旋训练(2)
五、花生球/滚筒直坐训练训练时期
应用于已有较好坐位能力的宝宝。
作用
旨在强化患儿腰腹部前后位的力量、平衡感,提高直坐能力。
动作要领
让宝宝坐在花生球上,大人坐在宝宝身后,双手环绕到宝宝前方握住宝宝的双大腿,缓慢地前后移动花生球,达到刺激腹部和腰部肌肉的作用。
▲花生球/滚筒直坐训练
六、巴氏球上坐位训练训练时期
应用于已有较好坐位能力的宝宝。
作用
旨在强化坐位各个方向的力量及平衡能力。
动作要领
让宝宝坐在花生球上,大人坐在宝宝身后,双手环绕到宝宝前方扶住宝宝的髋部,可缓慢地进行上下垂直训练,来刺激宝宝的脊柱。也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摇动训练,训练宝宝的前方和后方平衡。以及进行左-右侧方向的摇动训练,来训练宝宝的侧方平衡能力。
▲巴氏球上坐位训练-垂直
▲巴氏球上坐位训练-左右
更多权威健康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广州互联网医院订阅号(weiyiguangdong)”
医生简介周达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主管技师。擅长治疗儿童脑瘫、脑发育异常、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肌肉及骨关节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专注于肌筋膜链技术及贴扎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