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家里蹲和家里蹲吸血姬的苦闷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家里蹲以及家里蹲吸血姬的苦闷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温柔琐碎热闹平淡的一部日剧。也触到严肃内核。
文|张月寒
《我的事说来话长》(以下简称《我的事》),光看简介——31岁的大学肄业男在母亲房子过“家里蹲”的生活,你很容易想到这是批评年轻人不求上进、只知啃老的一部社会问题的剧,它必然要塑造主角是多么懒散不争气,家人在他的拖累下是多么疲累。但相反,第一集没播多久,你会发现这个“家里蹲”确实是上线了,但是却如此……神采奕奕、理直气壮、振振有理。就像剧中姐夫光司所说:“我认识的失业的人很多,但像他自我意识这么强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反常规的人物塑造,让这部剧占了先机,所以开篇就能获得高评分。
反常规还体现在家人角色的塑造。围绕主角小满,这部剧的人物分别是:“大和抚子”式的母亲,爱护儿女、善待他人。姐姐绫子,一个性格和小满截然不同、工作非常努力的女强人。姐姐的再婚丈夫光司,之前玩过乐队,出场时做着一份不开心的朝九晚五工作。姐姐的女儿春海,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女,正因校园的恋爱挫折,不愿去上学。因为家中需要装修,所以姐姐一家暂时住到母亲家中,由此,他们开始了三个月一家五口的共居生活。按常规剧操作,这时必然各种鸡飞狗跳:姐姐一家看不惯失业的弟弟、长女怨恨母亲偏心、收入较低的丈夫面对强势妻子没有自尊……这部剧却偏偏没有这样。女强人姐姐虽然忧心弟弟无法独立,却丝毫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本和小舅子非常陌生、平时交流少的姐夫,在这三个月的过程中和小满处得跟亲兄弟一样。看似刁钻叛逆的少女春海,心里话不愿跟母亲说,对继父也很抵触,却对这个赋闲在家的舅舅觉得有两句话可说似的。
“家里蹲”也称“尼特族”,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尼特族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问题的今天,这部剧似在呼吁,对此类人群或许可不要先入为主地表达歧视,要想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应试着站在他们角度去理解一些事情。或许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失业、啃老、子女教育,这些看似沉重的话题,《我的事》拍得有趣。它用密集搞笑的对话勾勒出人物性格,把沉重用温情、幽默方式处理。比如某一集,玩乐队的姐夫和小满一起失业在家,他们居然创作了一首《家里蹲兄弟》,两人的爆笑演绎吸引来了春海。春海于是想起之前和继父关系好的时候,他曾写过《混好了就还钱》,讲失业在家的他有时偷偷从老婆包里拿钱,心里默念“以后混好了就还钱”。春海在继父的引导下将这首歌唱出,父女关系渐渐解冻。
这部剧的主角小满,由明星生田斗真主演。《我的事》中他突破了以往塑造的某些角色,一套灰色家居服,成功勾勒出一丝慵懒迷离的气质。如果仅仅是啃老、周身缺点,那么小满这个人物就扁平、单一化了。《我的事》塑造的小满,非常丰满,总能让人在讨厌他的边缘,又成功挽回印象。比如虽然啃老,但小满却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在搬入母亲家之前,姐姐绫子和女儿关系紧张,夫妻之间也久没有温情。三个月后,绫子和女儿的关系不仅缓和了,连女儿和再婚丈夫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最后一集,当春海终于开口叫光司“爸爸”的时候,连带观众也泪目。
第一集,他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嘴炮”功能,将已经一个星期不愿上学的外甥女春海,成功劝去上学。此后,姐夫生病了,他虽然嘴上不愿,也还是比较细致地照顾姐夫。春海青春期心事多,每次在姐姐的拜托下他都去帮忙,用接近同龄人的态度,更好和她交流。他也缓解了强势姐姐不经意间给伴侣形成的压力,提醒她有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反过来,家人对小满的爱,也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虽然嘴上所有人都在忧虑小满这样长期待在家中,但当他终于从家里搬出去、和女朋友同居时,他们又担心他是不是接受了一种“供养”关系,正滑向小白脸之路。他们并不是单纯地把小满当成负担,只要打发他走就行,而是真心希望他从一蹶不振中走出来,过上健全生活。
和很多日剧一样,这部剧也非常细,甚至细到琐碎,但正是这些营造出一种拨动人心的柔情力量。剧中,春海说以后想当电台节目的主持人。最后一集,失业了一段时间的继父,说突然找到了自己想做的职业。是什么?他说以后,想做出租车司机,这样开车的路上,就能听女儿主持的电台节目了……小满母亲这一角色,看似没有其他角色那么出彩,但她是用润物无声的力量,维持着这个家。和所有妈妈一样,她的爱通过食物传递。她开了一间能喝茶和吃轻食的店。店和住所连为一体。她的厨房,就在家和工作的中间点。她在厨房给自己的家人做料理,也在这里给客人做料理。她的爱透过食物,发散给家人,发散给顾客。
由此,《我的事》又像一部美食番。每一集,它都巧妙穿插一两道美食。这些美食或许代表了主角人生中某个回忆,或许是当时那个情境非常适合吃。一家五口,从初始的拌嘴到讨论、品尝美食,矛盾在美味中被和解、融合了。
但是,随着剧集越把主角塑造得越可爱,你就越会有疑问:这样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失业在家六年,从不出去找事,让年迈的母亲工作来支撑家庭呢?在看似温暖但实则懒散的生活方式下,“家里蹲”真正的深刻矛盾,在第七集被爆发出来。
小满虽然一直失业,但也偶尔打点零工,赚零花钱。他常去的一间酒吧的酒保,为他介绍了一个帮人遛狗的活,通过这个活他认识了一个女人,和自己年岁相仿但非常能干,已经是三家公司的社长,住在港区一间说话都有回声的高级公寓。他们开始正式交往,他搬到她家。对方鼓励他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小满思考了一段日子。一晚,他为他们做了咖喱饭,并跟女友说自己终于找到未来想做什么:当家庭主夫,全心全意在家照顾她,做家务、遛狗,每天烹制好吃的美食,冲最好喝的咖啡。女友毫不掩饰地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这段持续不长的恋爱以分手告终。这一段颇值得思考。男女双方都是以发展更认真关系为前提交往的。但当更优秀的女性一方发现男性只是想在自己背后做一个“贤妻良母”时,她觉得不够了。因为她希望对方拥有充实人生,在仍可努力的时候,实现自身最大价值。
有很多道理,我们内心或许都明白,但只有在被喜欢的人指出的时候,这种刺痛才会格外深刻。“家里蹲”的生活方式让本来优秀的小满在适当的年龄没有构建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下的性格亦让他无法真正发展一段成熟有益的伴侣关系。剧集在这一刻暴露了真正的残酷。在心上人的“刺激”下,小满终于开始认真考虑,如何结束自己的“家里蹲”生活。在东京市马拉松的比赛上,家人、朋友看见了天桥上穿西装的小满,他正前往面试地点。日剧经典的“呐喊式鼓励”又出现了。姐夫和乐队用音乐为他鼓劲。姐姐把当初垒球比赛时小满为她加油的话,重新又喊还给他。春海面对这个自己一直欣赏的舅舅,也是希望他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观众和演员共同的泪目中,《我的事》完满收尾,也让人意识到:生活,始终是充满希望的,只要你下定决心走出自己的怪圈、突破自身局限,更充实的人生,总在远处等着你。
关于家里蹲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