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庇古效应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庇古效应的名词解释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庇古出生于1877年,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效应是庇古于1930年提出,所描绘的是消费、金融资产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由于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会促使人们减少消费,从而造成社会总支出的减少。在个人名义收入也同时上升的情况下,即货币幻觉情况,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对所拥有的资产具有实际的抑制效应,此时一部分人也会选择减少消费。
这种由于价格水平上升而导致消费减少的效应就是“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又名“实际货币余额效应”,这是因为当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的货币余额是减少的。而且经济学中最初的“财富效应”也是指“庇古效应”。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