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时间:2023-11-15 18:37:58 编辑: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关于弗洛伊德,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提起弗洛伊德,就避不开精神分析这门学问,他一生都在做精神分析的工作。作为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受到的争议和取得的成就一样多。

弗洛伊德

他是奥地利一名精神科医生,生于1856年,死于1939年,将人生的全部都献给了精神分析。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定义了人为什么活着,或者说解释了一个人活的动力是力比多和攻击力的满足。

力比多,也就是性驱力,并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泛指一切与创造、愉悦、亲密、温暖等有关的美好感受。

攻击力,指具有对他人的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的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泛指战争、追求卓越、自我攻击、毁坏他人、破坏社会。

但是有很多人不认同他这个理论,比如说他的弟子荣格。

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是将人的心理氛围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

潜意识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潜意识虽然不能被人意识到,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

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新精神分析流派

所谓的新精神分析就是说在反对弗洛伊德内驱力的理论之下出现的,代表人物有霍妮、弗洛姆、沙利文。

但是他们的革命都不太彻底,真正导致经典精神分析与现在精神分析的分水岭的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

跟弗洛伊德在人活着的动力方面的分歧在于,克莱因及其弟子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这个回答非常重要,直接导致了精神分析成为一门心理学。

对于弗洛伊德和克莱因两个人对于人活着的动力的解释,现在精神分析理论倾向于整合两者。

也就是说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是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如果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是可以用克莱因的理论来解释。

有种说法是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两者也是可以整合的。

最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精神分析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是一门育儿学,其次是一门人格鉴赏学。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