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心理催眠 心理催眠多少钱一次

时间:2023-11-15 19:45:58 编辑: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理催眠,心理催眠多少钱一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催眠,是心理学中的一项治疗技术。

作为一个心理学圈内人士,有学*过催眠,家族排列,意象对话,认知疗法、叙事疗法等等等的我来说,以下的场景以及问题并不少见:

比如有人会问:你会催眠?这些神叨叨的玩意我从来都不信,我是肯定不会被人催眠的,不过你也可以试试,看看能催着我不?

或者是:你学心理学啊?最近我有点这样的困扰,接着就开始巴拉巴拉……….(作为朋友我很乐意提供帮助,然而朋友是无法建立咨询关系的。)

又或者是:你做心理咨询吗?我的某个朋友的朋友有抑郁症了,要不我把他的微信号给你,你帮我给他疏导疏导?

还有这样的情况:你是学心理学的啊?是不是天天有各种奇葩问题啊,能说说有啥好玩的吗?(我……)

对于心理学,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和误区,觉得学*心理学的人一定没有烦恼,一定是心智成熟,坚忍不拔的,一定是成天乐呵呵的,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心理学的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绝对是白学了!

还有一种想法更有意思,觉得心理有毛病的人才会对心理学感兴趣.....

对此我只能呵呵。

?当然以上的问题并不能对我有啥影响,最让我晕的是这种问答,当我有时候发发脾气的时候,当我有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会跳出来说,你不是学心理学吗?怎么还这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晕,我好歹还是个人好不,就不能有点七情六欲?这类问题应该是我成佛之后才能解决的了…….

而今天,主要还是想聊聊心理学无法绕开的一个技术——催眠!

催眠是自带神秘光环的,毕竟我们可是看很多电视电影都绘声绘色的描绘过它的神奇之处。

近代最早将催眠术用于医学方面的记载,是由18世纪70年代奥地利医生弗朗兹·安东·麦斯麦实施的。

弗朗兹·安东·麦斯麦

麦斯麦提出“动物磁性学说”,他也被心理学界公认为现代催眠术之父。麦斯麦的理论认为,任何心理精神的疾病均是由自然中的磁场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磁场恢复健康。具体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含高剂量铁质的液体,然后在麦斯麦的引导下,在身体各处放置磁铁。麦斯麦还发明了一种装满化学物质的大木桶,在桶里竖立一根铁柱,再从铁柱延伸出铁丝放置于患者生病的部位。

凭借着不同寻常的天赋(而且还穿着另类的魔法师式紫袍),声称自己可以治愈癔病性失明的麦斯麦顺利进入了巴黎上流社会。麦斯麦的走红引起了国王路易十六的怀疑,他下令成立了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首的皇家委员会调查此事,最终揭穿了麦斯麦的“骗术”,并此后禁止麦斯麦术施行。尽管该禁令让麦斯麦个人学乖了,但他的理论却长久地流传了下来,并奠定了后来催眠术的基础。

当然,中国古老的祝由术里也有催眠的因子,只不过年代久远,缺乏权威的研究与推论。

而近代正是因为有了麦斯麦医生的尝试和探索,才让人们开始关注到催眠技术的治疗作用。

现代催眠术,正如我之前说的,被各种宣传渲染的非常神秘玄幻,似乎只要被催眠了,就可以任人摆布,不但银行密码、墙角巨款以及各种隐私都暴露无遗,甚至会被指使着杀人放火无所不及。堂堂催眠心理疗法,被神话到了一个新高度。

就连我一个很好的闺蜜,在我热情洋溢主动要给她催眠的时候,都因为这个原因坚决抵制,她害怕自己被我知道啥秘密或者会被我开玩笑什么的。

所以,很多人对于催眠存在很多主观的推测。

那么,催眠究竟是什么呢?

广义催眠的界定,催眠是一种不同的觉知状态,其特征是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在催眠状态下,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的反应性增强—他们经常感到他们的行为是在无意中或不需任何意识努力就完成了。

催眠状态是怎样的?

催眠不是要你入睡,而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很多人一听到催眠,就会觉得,是让人更好更快的入睡。所以我也有朋友会对我说:最近休息很不好,来来来,给我催个眠,让我好好睡一觉。话说这时候对面看到的就是我大写的无语神态。

事实上,催眠状态下,人的意识是相当清醒的,和睡着了截然不同。在这个时刻,虽然身体很放松,但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意识会跟随着催眠师的指令与暗示,所以在这个时候,催眠师是真的可以给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里植入一些信念一些思想的,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被催眠者对催眠师的信任上。

哪些人可以被催眠?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人的感受能力各有不同,人群中有20%左右的人天生就对催眠敏感度高,会很容易被催眠。而有一部分人却又是根本就无法被催眠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催眠。

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一些电影电视里有催眠大师请观众上场示范催眠的环节,展示神奇的那一幕也多半在这个时刻。而一些催眠授课的现场,也会有人桥啊瞬间催眠等催眠示范的内容。不知道大家留意过没,在当众催眠示范之前,都会有一个大家全部参与的互动游戏。

比如上周我去上的美国催眠大师在北京开的科学催眠体验课,就有很多活跃现场气氛的互动小游戏,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为了让大家迅速兴奋,让课堂更有趣味更有活力,其实还有一个真正的目的,就是为后续的催眠演示挑选合适的受众。在游戏的过程中,催眠大师其实就在观察大家的反应,看看哪些吃瓜群众的潜在催眠感受性比较高,这相当于做了一个角色筛选,为下一个环节选角。

当然这里插播一个小段子,那天的体验课,汤姆大师选择了我作为上台被催的代表。我被选中时那个心情啊,非常紧张!为啥呢,因为我是公认的那种比较难以被催眠的人,再加上我自己本身就是个催眠师,深知催眠套路。我只觉得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心里想的是怎么办怎么办!如果我不能愉快的配合大师玩好这场游戏,彼此都会很尴尬的好不。我只有一个念头:努力配合他!

于是当我在台上坐好的时候,是紧张的,后背都出汗了,就是怕万一汤姆大师给指令的时候,我给听错搞砸了,当大师要我举手的时候,我特别认真听是哪个手,我可得确认清楚免得到时候举错了一个手,那就难堪了……我注意力高度集中,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催眠状态。

而人在放松状态,嘴巴是微微张开的,时间一长,注重仪表的我又开始在想了,这么多相机对着我拍个不停,这嘴巴张开久了会流口水的好不,到时候会拍的我很不好看,要注意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在催眠状态下,意识是非常清醒的。

这次汤姆大师催我的过程,事后来看,反响不错,我完成的还挺好。

?催我的大师催眠能做什么?

上面提到了,在真正进入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是非常配合的,他会跟随催眠师的指令,在行动上在思想上都会被影响。

而这一切,也取决于自我的意愿。或者说,没有人可以睡眠另外一个人,被催眠的这个人是自己催眠了自己。愿意被催眠的人才会进入到催眠状态,催眠并没有那么神奇。

所以,催眠其实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仅有催眠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催眠成功的。

而如果你愿意接受催眠,是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很多想法和行为,比如减肥、戒烟、恐惧症甚至年龄回溯、前世催眠都是可以做到的!

催眠不能做什么?

对于催眠,大家还会经常有的一种误解就是:人一旦被催眠,就会什么事情都听那个引导者的了。是否一些秘密隐私都会倒豆子一样毫无保留的倾吐。

但事实上呢?

事实是,催眠其实是双方合作,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个互动过程。简而言之,如果被催眠者不愿意配合催眠者的引导,那么被催眠者将很难进入催眠状态。所以大部分的催眠与被催眠者是需要彼此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访谈的过程,需要建立一个信任关系,否则是很难进入催眠的,此其一。

再者,如果催眠师给出的指令,如果是一件违反了自己的内心准则的事情,在现实层面绝对不会去做的,在被催眠之后的潜意识层面也是不可能去做的。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催眠,是需要互相配合的,并不是催眠师催眠了谁就可以为所欲为的。违背了你的道德准则的事情,即便是在催眠状态下,你也很难会完全听凭催眠者的指示去做。

在催眠状态下,人是很清醒的,如果催眠师真的问你银行密码,咳咳,你说出来了,有可能是你很信任催眠师,相信他不会对你不利;也有可能卡里没几个银子,你觉得说出来无所谓;又或者,你本身来找催眠师就是密码忘了来寻求失去的记忆力的!

因为其实我们人类有很多心理防御机制,这个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其他的心理机制在感受到危险的时候,就会启动了,比如阻抗,比如逃避!

所以不用对催眠心存误解,在某些方面,催眠是真的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的。

生活中的催眠

并不是舞台表演上的催眠或者心理咨询里的那种催眠才是催眠,现实生活中,催眠无处不在。比如我问你“今年过年不收礼”,你可能不回答我,但是下意识的,会知道下一句是什么,这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催眠,你记住了这句话,广告商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一半。而你,已经被催眠了。

另外,为啥我们看到很多团体需要穿统一的衣服,有属于自己的口号乃至各种规则制度,当你接受了这些并遵守它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被催眠了。

当你全神贯注的做某件事情,别人和你说话的时候都完全听不见的时候,你被催眠了。

当你看电影电视,深深地沉浸其中,被里面的剧情感动到落泪或者发出会心的大笑,你被催眠了。

写在最后

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人的大脑从思维的大脑转到潜意识的大脑,这个时候,意识变得越来越无意识了,而无意识越来越清醒了。

跟其他的心理治疗技术一样,催眠有着自己的特点。这并不是催眠师的某种特殊能力或者技能,而是在于被催眠者的相对可催眠性。处于催眠状态并不是是放弃了个人的自我控制力,而是可以让人探索和塑造自己的意识感。

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关于心理催眠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