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恒河猴实验?恒河猴实验证明了什么

时间:2023-11-15 22:42:57 编辑: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恒河猴实验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恒河猴实验证明了什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你有没有社交恐惧呢?有没有不敢跟权威的人链接呢?有没有胆小怕事呢?

原因可能在这里: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一个猴子实验。因为猴子的基因跟人类94%的相似度,他们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

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

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甚至有些还会自残。

后来他们给不能交配的雌性猴子进行人工受孕,受孕后生下猴子的雌性猴子性情暴躁,经常会咬自己的孩子,还撕裂自己孩子的身体,极其残暴。

再后来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你小时候有没有缺少上面的心理营养呢?

缺了这些心理营养的人会怎样呢?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不需要母亲爱,孩子也能独立成长,他用自己3个孩子做实验,把自己3个孩子从小就与母亲分离,

三个孩子成年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都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大儿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30岁时选择自杀;

二女儿酗酒,多次自杀失败;

三个儿子在街上流浪,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自行满足。

此外,华生的大儿子在日记中说,他的父亲剥夺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的所有情感基础,导致他的成长过程是冰冷机械的,缺乏正常生活的颜色,这可能成为他生活痛苦的来源。最终导致了三个骨肉一死一活一流浪的悲惨结局。

哈洛的实验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孩子,但是我们中国有多少父母知道触摸、运动、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呢?你的社交恐惧跟父母有关吗?可以留言讨论。

恒河猴实验和恒河猴实验证明了什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