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投射,以及投射效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你为什么会以己度人?
生活中,很多人在认识和评价他人时,总是喜欢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认为他人也会具有相似的特点;有时人们又会将自己的想法、态度强加于人,认为别人的想法就应该是自己所想的那样,这就是投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研究过心理投射现象,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随机选择了80名大学生,逐一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背上一个大大的宣传牌,在校园里到处走动。
这80名学生中有48名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而且他们认为其他学生也会这样做。然而,剩下的32名学生却坚决拒绝背上牌子,当罗斯询问他们原因时,他们理直气壮地说:“这种丢脸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有人愿意做?我觉得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在这个实验中,不管是同意背牌子的学生,还是拒绝背牌子的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但实际上其他人并不一定是这样想的。
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夏天在办公室里,一个员工觉得十分燥热,便认为其他同事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于是他将空调调到很低的温度,却引起了同事们的不满。这个员工所犯的错误叫“相同投射”,指的是忽视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将自己的感受、想法等同于他人的感受、想法。
也有人喜欢进行“愿望投射”,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别人。比如,一个自命不凡的男性总认为身边的年轻女士都应当对自己有好感,哪怕某位女士只是偶尔与他说了几句话,也会被他当成是对自己示好。这其实只是他的一种愿望,却被他错当成了客观事实,最后必然会造成尴尬的结果。
还有一种投射叫“情感投射”,是说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或某些事情上,从而失去了对人、对事的客观认知。比如,学校里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老师所教的课程上,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严重偏科,导致自己的学*成绩严重下降。
可见,心理投射有很多不好的影响,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投射”对自己的影响,在工作、生活中,不要总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猜度他人的心理,也不要将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混为一谈,同时也要避免感情用事,这样才不会影响我们的正确认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