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拖延症怎么办,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时间:2023-11-16 04:09:57 编辑: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拖延症怎么办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拖延症怎么办以及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报·中国军号作者:张济洋、尚星良

“一天时间不到,我就干得差不多了。”5月上旬,第81集团军某旅开展帮困解难工作,负责梳理材料的保卫科干事曹栋介绍,这项工作他原本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但因基层仅用半天时间就将相关材料交齐,他的工作进度加快了很多。他告诉笔者,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旅里纠治“拖延症”的一系列举措。

“放在半年前,要收齐这么多材料,至少需要一整天。”谈起这个话题,比曹栋早到机关工作的组织科干事孙旭,显然有着更深的感受,他给笔者讲述了自己刚到机关任职时的一段经历。

当时,旅队正在开展“官兵恳谈会”活动,需要在3天内收齐基层官兵的困难反映和意见建议。初到机关的孙旭踌躇满志,暗下决心:这是自己来到机关后受领的第一项任务,一定要完成好。

于是,他一大早便打电话通知各营,规定第二天晚饭前上交相关材料,有特殊情况的单位可以延长到第三天午饭前。“我本想用两天时间整理好大部分材料,把大框架搭好,再用半天时间补充后交上来的内容,但事情的发展和我的预想完全不一样。”孙旭说,直到第二天晚饭后,仍然只有一两个单位上交了材料,其他单位在他多次催促后,才在第三天午饭前陆续上报。他简单了解了基层的情况,发现不少晚交材料的单位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但时间紧迫,他顾不上多想,只能加班加点,当整理完所有材料后,已是深夜。

转天恳谈会结束后,孙旭找到科长汇报情况,认为基层“拖延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应立即整改。但科长认为他看到的并不全面,建议他去基层了解一下情况再下定论。

孙旭随即来到基层进行调研,其间经历的一些事情,让他感到有些脸热——

某营文书李康曾连续3天接到上级布置的不同任务,每份材料都要得很急。李康只能加班加点完成工作,随后等待反馈。然而,一连数日机关音信全无。在后续与李康聊天时,孙旭还了解到,这几次统计的信息之前其实已经多次上报,他不明白为何老做这种无用功。

还有一次,机关要求尽快统计信息,给官兵更换不合适的头盔。因为通知下得比较急,并且写了“报完即换”,所以某连文书王康壮放下手头其他工作,首先统计相关信息。然而,他周一上报信息,直到周五也没能领到头盔。“最近工作忙,这事没那么急,晚点再说吧。”收到机关如此回复,王康壮既无奈又失望,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什么工作热情,也不再相信机关通知里的时间要求了。

不仅如此,甚至孙旭自己也干了类似的事情。调研展开前,他想利用这次机会检查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所以通知连队准备好相关材料。然而,调研展开后,他总想着多摸摸基层情况,检查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于是一直到调研结束也没成行。返回机关前,孙旭找到负责整理材料的战士道歉,对方明显有些不满:“孙干事,这些材料我们准备了好几天,白忙活一场啊。”

回到办公室后,孙旭对调研时看到的现象反复思量,意识到基层的确有“拖延症”,但症结却在机关:个别机关干部对基层事务不重视,材料收上来便搁置一旁,不管不问;机关工作不到位,明明可以立即办理的事情,总要官兵回去等消息,让大家一趟一趟跑;不能确定的检查,却提前让基层准备,最后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这些做法导致基层逐渐对机关失去信任,从而出现“不愿配合”“能拖则拖”的现象。

孙旭利用交班会的时机将这一问题和盘托出,旅***委对此十分重视。会后,旅***委一方面要求机关转作风,树牢服务基层的观念,提高工作效率,纠治“每个科室拖半天,事情办完腿跑断”现象,增强基层官兵对机关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们在基层营连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基层强化雷厉风行的作风,并设立“小评比”机制,对工作拖延现象进行集中讲评……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基层和机关的“拖延症”得到了有效缓解。机关办事效率提高了,基层官兵也更加积极主动完成工作,单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报·中国军号出品)

关于本次拖延症怎么办和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