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每次回娘家都和爸爸和每次回娘家都和爸爸说话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每次回娘家都和爸爸以及每次回娘家都和爸爸说话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幸福,一是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
年少时,总想离开家,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在外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回过头来,才知道家的好。
在距离老家一百多公里的地方上班,只有到节假日休班,开两小时车程回家,和小妹约好,一起带孩子回娘家吃顿饭。我们的老公都在外地工作,如果他们在家,就两家一起去。
每次约好回家吃饭,妈妈都会问我们想吃什么,提前一天准备食材。我最爱的,就是妈妈用自己晒的酱炒的鸡和炖的鱼。
准备回家吃饭的早上,我都会刻意少吃一点,以免中午不够饿,吃得不够多。还叮嘱老公和女儿早餐也少吃点。老公总笑话我没出息。
到了娘家,爸爸和女婿们在客厅喝茶聊天,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我和小妹在厨房给妈妈帮手,其实妈妈是什么也不让我们干的,我们也就是陪她说说话。
食材是妈妈提前预处理好的,她手脚麻利,不到12点菜就都上桌了。
妈妈家吃饭的餐厅挨着阳台,吃饭的时候阳光明媚,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很有过节的感觉。
妈妈炒的鸡,肉不柴不嫩,带着酱香,恰到好处。妈妈炖的鱼,肉质白嫩,汤酸香鲜美,入口润滑。
那是在外面吃不到的味道,是小时候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有句话说:我们出走半生心心念念的,不过是想要当年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饭的快乐!
不大块朵颐是不可能的,不吃撑也是不可能的,每次回娘家吃完中午饭,晚饭我都是不是吃的,因为实在是吃不下去啦!
回娘家吃饭,爸爸妈妈是啥也不让干的,妈妈洗菜做饭,爸爸刷锅洗碗,说我们又不是天天回娘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让我们只管吃好玩好就行。
大妹一家远在郑州,一年也就回来一两趟。每当知道我和小妹回娘家吃饭,总是发出羡慕的叹息声:唉!我也想回家吃饭。
今年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离开了独自工作15年的地方,回到了父母公婆所在的小镇,暂时和公婆住在一起,离父母家步行也就是十多分钟的路程。
现在的我,每天都可以去娘家逛一圈。不只是去吃饭,也买菜送去,买水果送去,看到什么合适的都买了送去。
妈妈更是做点什么好吃的都问我们吃不吃,做了豆腐喊我去拿,蒸了粽子喊我去拿,毕竟住得近,早餐她做好了喊我过去拿都来得及。
妈妈做的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吃出甘之如饴的味道。
这就是住得离娘家近的幸福。感谢妈妈!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在此祝愿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