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涟漪效应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涟漪效应以及涟漪效应是什么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在海安,有一种时尚叫文明,有一种偶像叫好人。明媚的清晨,无论你漫步在好人街还是游走于好人园,你会发现,好人是海安的一道最美风景,彰显着城市向善的力量。晴朗的午后,无论你行走在宽阔马路还是穿梭于街头巷尾,你会看见,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好人现象”蔚然成风。
18名“中国好人”,31名“江苏好人”,160名“海安好人”。细数各大好人榜,你会感叹,一大批“好人”来自海安。他们用一个个凡人善举,温暖着这座幸福城。
“凝新荟”项目、“家有好邻”项目、“青薪传承”项目。观摩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你会惊讶,海安“好人现象”催生“涟漪效应”。这些可触可见的道德光源,点燃了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散发出强而有力的精神力量。
人文基因孕育“好人现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每天下午的活动课,稚嫩的诵读声就会在海安开发区壮志小学响起。以书法道德教育见长的壮志小学用读写《三字经》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颗“善”的种子。基因是信仰的基石和精神的归宿。海安拥有良好的人文基因,为“好人现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海安开发区内的“立发”古称发阳,是南通地区见诸史册较早的地名。原西场镇是省文化古镇,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在这一带为官,筑有“范公堤”。明嘉靖三十八年,时任海防备副使的刘景邵在此率部抵御入侵倭寇,歼敌1500余人。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苏中“七战七捷”的将士们在海留下过足迹。
时至今日,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你还会看见一些寻常百姓家张贴着“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的门对子。用生于斯长于斯的全国著名评论家汪政先生的话说,“这些厚重多元的地域文化和强大的道德磁场,深深植根于海安人的血脉和灵魂深处,滋养出爱国奉献、忠厚朴实、侠肝义胆、尊礼重义、勤劳勇敢的性格特质,让海安有了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力量。”
凡人善举成就一群好人“这份荣誉是沉甸甸的。我能做的,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能够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幸福。”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发布,海安开发区堑南村村民刘宏燕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成为南通唯一获此殊荣的人。9月7日,刘宏燕从北京参加完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后赶回海安,在接受媒体采访的那一刻,她热泪盈眶:“记住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要学会感恩、报恩;忘掉你曾经帮助过的人,要学会理解、宽容,我谨记着、践行着!”
作为一名开发区堑南村村民,50年来,刘宏燕用超越血缘的亲情,传承着孝道与大爱。6岁起,她帮助父母照顾“捡”来的4个重残弟弟妹妹;12岁起,她领回并一直照顾两个走失街头的七旬老人。1992年,刘宏燕从黑龙江省伊春市远嫁海安,婚后20多年来,她全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患重症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和两个年幼继子,孝敬丈夫病故前妻的父母。在她的悉心照料下,4位老人全部安然度过晚年,两个继子相继考取大学。凡人善举最能彰显人性深处最朴素的真善美。刘宏燕,这一“孝老爱亲”的好人典型,在海安大地树立了道德标杆和实践榜样。2010年3月,刘宏燕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2018年2月,刘宏燕荣登“中国好人榜”。“承诺过的事,我就要做到。坚持一天,就是一天!”9月10日,在海安开发区洪旺村7组烈士陵园内,年近9旬的赵风和正用抹布仔细擦拭着烈士赵坚的墓碑。1946年,南京籍地下***员赵坚,因叛徒出卖,在如皋柴湾遭国民***反动派堵截,在打死4名敌人后,最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当年16岁的民兵赵风和,连夜带人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将烈士遗体“偷”回并安葬。从那时起,赵风和许下承诺,永远守护烈士英魂。
赵风和一直信守承诺,坚持为赵坚等烈士义务守墓,至今已有70年。每年清明,他都义务为扫墓的学生讲解革命烈士事迹,先后三次放弃盖房迁址,并将财政贴补的辛苦费全部用于改善陵园环境。“把烈士安顿好,为他守好墓,是头等大事!”如今89岁的赵风和,头发早已花白,对于这份特殊的使命,老人一直在坚守着。2016年7月,赵风和当选“江苏好人”。当凡人善举在海安大地蔚然成风,“好人现象”也随之悄然出现。肖峰、蒋龙生、王美琴、顾昌明、海安支教群体……近年来,一大批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名字活跃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好人榜。这些好人如一股股涌动的道德暖流,温暖着海安城,感动着每个人。好人导向催生“涟漪效应”9月9日,三季度“海安好人”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翻阅当日的《海安日报》第5版,记者看到,“2019年第三季度海安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整版公布。孝老爱亲典型洪永兰、敬业奉献典型倪大成、助人为乐典型蔡正桥等20名海安好人候选人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自2013年3月起,海安文明委决定在全社会开展‘海安好人’评选活动,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作为评选标准,每月选出5名“海安好人”,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2014年,海安适应实际需要,将每月评选一次调整为每季度评选一次。5年多来,先后有160人被评为“海安好人”。
在海安,鲜明的好人导向迅速掀起了学*宣传“身边好人”的阵阵热潮。各区镇结合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载体,将“海安好人”的典型事迹编成话剧、音诗画、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基层巡回演出,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们举办好人故事会,抛弃传统的说教形式,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旨在通过‘好人’的亲身讲述,凝聚全社会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日前,在庆祝建***98周年系列活动“好人故事会”现场,海安***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荣贵说。自2015年以来,海安创新举办“好人故事会”。小小的舞台上仅有一盏聚光灯、一张发言台、一位讲述者,舞台下却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他们中,有的是自己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存好心、当好人、做好事的心路历程;有的是好人身边的同事朋友,用真实生动的故事还原道德典型的善行义举。“中国好人”田志宏走进南莫中心小学,用自己捐肾救夫的亲身经历为学校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学会感恩”道德教育课。“中国好人”刘宏燕走进开发区实验学校,围绕自身学雷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为全体师生作了一次题为《雷锋精神鼓舞我前进》的演讲……除评选好人、分享故事外,海安还常态化开展“中国好人”进校园活动,传递身边的感动,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海安,好人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好人现象”催生“涟漪效应”。“中国好人”刘宏燕创建的“跟着宏燕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在海安开发区家喻户晓,吸引了千名志愿者加入她的志愿服务队。“中国好人”蒋龙生从警30年,从事反邪教工作16年,在他的带动下海安多处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反邪教基地,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产生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江苏好人”张玉华发起成立“苏宁爱心之家”民间助学团体,在相距近2000公里的海安与宁夏之间传递爱的正能量,如今这个团体已与200多名宁夏贫困学生成功结对助学。海安还重点打造了吉祥好人园、七星湖好人长廊、三塘好人一条街、凤山北路家风家训一条街、中国好人蒋浩工作室、安平路好人墙等各类载体平台,图文并茂地展示各类好人的典型事迹,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金子”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讯员梅丛婧/文姜明/图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