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知觉的选择性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知觉的选择性的例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知觉的选择性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每个人都具备知觉感应,知觉的基本特性则是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中的一个常考知识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四个特性如何进行区分会更加容易。
1.选择性:人在知覚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当我们从注视黑板上的文字转移到挂图时,挂图便成了清晰的对象,而黑板上的文字则成了知觉的背景。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互相转化在双关图形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看看下面这张图,你看到的是天使还是魔鬼?)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出黑板报时重点部分用彩色粉笔字迹最清楚)、对象的活动性(闪烁的霓虹灯广告)、刺激物的新颖性(教师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等。
(2)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进入图书馆之后,喜欢看历史书的人多把历史方面的书当作对象,而把其他书作为背景)。
2.整体性:知***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你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圆对吗?还是说其实是很多的小线段,只是你以为它是一个圆?)
影响的因素主要涉及的是:
(1)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空间上的接近)和时间分布(时间上的连续);
(2)个体的知识经验(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看看下图,导游会告诉你这个景点的名字叫“猴子观海”,看看像不像一直猴子在看云海?)
影响理解性的因素有:
(1)个体以往经验;
(2)词语的作用(“猴子观海”就是导游的语言帮助你形成的理解);
(3)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4.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看看这两个人,是不是差不多高呢?)
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视觉线索;
(2)知识经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