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畅享游戏,快乐生活!
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竹衣,竹衣一山复一水

时间:2023-11-17 03:20:56 编辑:

大家好,关于竹衣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竹衣一山复一水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原创齐鲁滨

竹衣,俗称隔汗衣,汗衫,凉衣,竹衫儿,竹汗衫,竹衣子,竹汗褟。历史文献中记载,又叫竹汗络、“万千穿”,另有产地福州方言中将短款竹衣叫“竹襦”,发音作“竹朗”。

一件竹衣,要由数万个直径约0.15~0.2厘米,长约0.6~0.10厘米的细小的竹管珠编制而成。竹衣通体编缀为菱形渔网状,腰间、底摆、袖口编有六边形装饰带,门襟、领沿、袖口、底摆、胁下开衩,皆有与竹管珠同色之麻布滚边,领底围缝制一枚一字直盘扣,领下20厘米门襟处缝缀以布条带扎系,扣襻及系带与滚边面料相同。

只有生长在广东、广西海拔300~800米之间的石岩山上的天然单枝竹,才是制作竹衣的上乘选材。单枝竹的硬度高,抗虫蛀、抗腐蚀性能强。单枝竹的直径一般在0.4~0.8厘米之间,原材料的产量颇为稀少。制作竹衣,使用直径只有0.1厘米的竹梢部分才最为适宜,而竹梢部的细枝桠更是不可多得,其材质的稀缺性即决定了竹衣独一无二的特质。

单枝竹顶梢部分大多为实心不通透,制作竹衣时需要先用尖锐工具将每根细小的竹管珠穿通以后才能穿连制衣。竹衣管珠柔韧平薄,都必须要事先进行浸泡多日、高温蒸煮,再经过切割、刮削、打磨成型,使其两端圆润。穿连竹衣之线极易受光热、汗水、细菌微生物等影响,穿脱动作也会影响编织线的牢固度,则选用细如发丝,单纤维长,柔韧度強,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耐久、防腐、抗菌等各项指标均较丝线、棉线为优。在我国有着距今4700年以上栽培历史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苎麻,最为经久牢固。近年除了广东、广西岭南地区,南方产竹地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皆有竹衣发现,这恰与苎麻的产地与分布区域重合,物宝天华,同时也有力地印证了老祖宗因地制宜的古训、就地取材的传统。

苎麻产地与分布图

竹衣起始自何时已无从可考,迄今殊可圈点玩索的是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乔吉的一首巜竹衫儿》:

并刀剪龙须为寸,玉丝穿龟背成文,襟袖清凉不沾尘。汗香晴带雨,肩瘦冷搜云,是玲珑剔透人。浃背全无暑汗,曲肱时印新瘢,衬荷花落魄壮怀宽。挹风香双袖细,披野色一襟团,满身儿窥豹管。

另有清嘉庆时期的进士吴清鹏,亦曾作诗巜竹汗衫》,步武乔吉,互为酬唱:

断竹续竹无寸长,千丝万丝网在纲。穿成宛比珍珠琲,著处俄生鳞曱光。刻画冰肌见姑射,占污清泪落潇湘。丈夫对客须盘礴,何必帘衣影里藏。

二者都以华美工丽的语言,富有藻饰的韵句,白描手法,妙笔生花,揣度拿捏,对竹衣及穿着者的观察印象、形貌裁制、仪容风神,吟哦一一。不难看出,竹衣那时早已是寻常时日中十分成熟的为人喜闻乐见、采撷入诗的专章。

女式竹衣

竹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降温、祛暑的功能性服装。其贴身穿着时能够间隔身体与衣物,起到增加空气流动、透气、隔汗、散热、降温的作用。旧时衣物多有丝织绣品,水洗掉色,浸泡起皱,绝对不宜浣涤。炎炎夏日,外服内贴身隔衬以竹衣,凉爽舒适,从而也避免了衣物被汗水浸湿玷污,并造成闷热不适等煎熬之苦。

因竹衣原材料的稀少,制作成本的高昂,竹衣的穿着对象主要为达官贵胄、富商巨贾、戏剧演员、僧道两门。也就是说竹衣是满足昔时上流社会的特殊阶层或者特殊身份、特殊人士的特殊职业着装需求的专属之物。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推车挑担、渔樵耕读之辈,一般是没有条件使用的。

威廉.桑德斯是清末活跃在中国上海的英国摄影师之一。他以拍摄肖像擅长,同时也拍摄了很多新闻时事和社会风俗照片。他的作品常在《远东》及《伦敦新闻画报》等杂志发表,他的这幅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空心堂子贴身裸穿竹衣的古董商人的照片,无疑让西方世界见识了这种奇特的东方衣装及其独特的穿着方式。甚至还从中证明了一点,竹衣不仅仅是只能藏而不露地衬在外装的里面,而且还可以作为正装单独穿着,人前显贵,一本正经。

清代着竹衣的古董商人(威廉.桑德斯摄于1870年代)

清朝末年,徽班进京,中国戏曲空前繁盛,京剧成为国剧,社会不同阶层趋之若骛,追捧异常,管弦四时,笙歌达旦。名角大腕夏季演出时将竹衣穿在戏装里边,防止汗水玷污罩在外面的蟒袍开氅、褶子箭衣,以保护那些五爪金龙、秋香墨绿精美的行头。天津戏剧博物馆藏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使用过的两件竹衣,就是很好的佐证。

马连良先生穿过的竹衣

竹衣在清末之前颇为流行,民国初年逐渐式微,1940年以后则不再制作。迄今传统竹衣在日常生活中早已风光不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埋藏在被遗忘的历史角落。传世实物更是凤毛鳞角,寥若晨星,民间绝少。笔者草成此文,曾广泛进行社会调查田野考古,上自八十老翁,下至黄囗小儿,多云末曾知晓,皆坠云里雾中。好在近年国内各博物馆对竹衣已有购藏,而通过香港、台湾等地拍卖行从内地收购,继而流落国外者众。此按图索骥,开列收藏地点条目如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一件,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一件,苏州评弹博物馆一件,湖州博物馆一件,湘西龙山县文管所一件,四川广安博物馆一件,安徽博物馆一件,西安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一件,天津戏剧博物馆二件;另有国外夏威夷、奥克兰、纽约、伦敦、科罗拉多及亚特兰大等地博物馆均收藏有竹衣,各一件。

上世纪60年代文革初期,我还见过盛夏有老头子穿着竹衣,但不是长袖的,是个竹马甲。暑假里一帮小屁孩儿穿着裤头背心到处玩耍。那天我和光亮去找保安儿,就见保安儿他家那排房子的头上有两个坐着马扎子的老头儿,摇着个蒲扇哈着个大茶。其中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很奇怪的细竹管编的背心,一搭眼看着那个衣服又像是披了块渔网,当然这霎是知道那小渔网背心叫竹马甲了。也许在小孩儿眼里那竹马甲编制的孔洞要更大更稀,至少一节2公分见方,无袖,空心堂子穿着,外边套或不套衣衫。那就是讲究个老理见了人一定不能光着脊梁。只此一瞥,终生难忘,后来再也没见过有人穿的。

竹马甲

90年代初我每个周末都和吕胜中刘广军兄嫂、同学校友王青路搭伴儿去北京潘家园淘宝捡漏儿。老吕热切地搜罗民艺绣品,青路一味捣鼓古砚,我玩点杂项。那时在旧货市场曾见过有卖竹衣的,码在摊子的一角,似乎也并无人过问。我当时还真是顾不过来,擦肩而过。往事如烟,晃若隔世。如今每到酷暑时节,足不出户,光溜溜光腚拉叉滴赤膊仰嘎着牙子(潍坊方言,仰面朝天,仰卧)崴快(潍坊方言:缩卷着身子,倚着)在竹榻上歇伏,每每忆及儿时所见,独缺纳凉一袭竹衣,不觉心有戚戚。

孟永胜收藏的竹衣

公元2022年9月,壬寅孟秋。这天我突然从老友孟永胜孟大哥每日必发的玩得奇溜奇耍活记录他的生活轨迹的抖音里边有了惊人发现,这次孟兄发布的虽然仍是拍了无数次的他的画室工作室会客室养生休闲娱乐室,画面中却赫然悬挂出了一件上好的竹衣。

这是一件圆领土纺麻白布滚边收囗对襟长袖马褂样式短身竹衣。通肩袖长150厘米,身长62厘米,衣身底摆宽68.5厘米,底摆两侧开衩10厘米,领深13厘米,袖笼长40厘米、宽18厘米,重0.7千克。整体编穿零件竹管珠长0.8厘米,直径0.1~0.13厘米菱形四合,腰部编制变化,增加4排六边型花纹,衣摆处1排,袖囗处1排。

竹衣前片结构图

考查此件竹衣,制式与国内外已公布面世的似无大异,其5排六边型花纹较其他处发现的2排3排,自是更加美观繁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其最大的不同,是在这件竹衣的袖囗部位,已不仅只是收囗缝缀滚边,而是处理成了翻叠过来的12厘米宽的马褂式双层。据测算,仅此一道工序便要较单层袖增加1千多节竹管珠材料,大大超出了竹衣隔汗衬在外衣里边穿着的实用性需求,強调了其不仅可以隔汗内穿,更可作为单独衣物穿着的、外衣化的装饰性仪礼性功能。竹衣制作耗工耗材,生产法度必物尽其用,能省则省,绝无半点浪费。而这件竹衣的袖囗部位处理迥然不同,是为最大亮点。

马褂式双层袖口

我给这件竹衣编号为WF001(潍坊1号),其真正的主人,是孟永胜兄之祖父孟兆荣先生。孟公书香门第,旧时乡绅,惜解放后不久仙逝,此竹衣穿着至此即戛然而止。竹衣传至永胜兄父孟宪孔先生。宪孔先生早年上过私塾,一手好字,于今尚能得其当年的书法日课,蝇头小楷,出入颜柳,骨健肌丰。后工作于昌潍地区潍坊钢厂,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轧钢工人的石棉工作服下断不再用衬里竹衣。文革风暴,三番五次的分家搬家,祖传的竹衣早以为已不知去向,香消玉殒。

孟永胜祖父孟兆荣先生

孟永胜父亲孟宪孔先生工作证

孟宪孔先生当年抄写的医书之残片

怎料想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竹衣竟是由永胜兄之弟孟永平先生妥为收藏,几十年秘不示人,精心呵护,毫发无损,熠熠生光,于宝物之延续功不可没,再归至永胜兄手中。孟兄之大写意花鸟,之工细昆虫,之装潢设计,之模型手作,意气男儿,诗酒当歌,蜚声海内,卓然潍上,冥冥中文星祐我文脉瓞绵。孟兄什么家?画家、洒家、玩家。正是,高手在民间,高耍在民间,高人在民间啊。

左为孟永胜,右为本文作者

文中图片由朋友提供,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撰文:齐鲁滨

排版、校对、配图:郑凤鸣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热门文章

推荐专题

更多>>

游戏推荐

更多>>